全钒液流电池超导磁铁储育术昂贵深度放电的循环寿命短,比能暑酸电生产和回收过程中会带来很大的环境污染高温西运行,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价格费锂瘾悝池、邈电池便携式电池电池容量不受奥堆太小的限制化放电煌度求池寿命——飞轮储能建造受地域条件限制大,能量在储存和释放过程扬报糖能重,效率较低,并一次性投入费用高压缩空气储能一、引言物理储能超导储能化学储能储能技术—-——金属空气电池液流电池钠硫电池高级电池铅酸电池超级电容高能飞轮UPS与电能质量低能飞轮1kW10kW100kW1MW功率小时分钟秒最大放电时间图1各种储术技能的适用的储能容量和应用领域压缩空气泵储存10MW100MW能源管理备转容量超导磁氧化还原电池的概念最早在1971年由日本Ashimura和Miyake提出。1973年,美国国家航空宇航局(NASA)的Lewis研究中心开始对氧化还原液流电池进行研究。1974年,Thaller提出了一个以Fe(Ⅱ)/Fe(Ⅲ)和Cr(Ⅱ)/Cr(Ⅲ)为氧化还原电对的氧化还原液流电池模型。此后,随着液流电池的发展,陆续出现了Ti/Fe、Zn/Br、V/Br和Fe/Br等氧化还原液流电池。其中Fe-Cr电池是研究的重点体系研究结果表明:Cr(Ⅱ)/Cr(Ⅲ)的可逆性差,且没有合适的隔膜解决Fe和Cr严重相互污染的问题,难以实现商业化。为此人们研究开发了单一金属溶液为电解质的电池,如Cr系、Co系、Ce系和V系。但是结果表明以钒电解液为活性物质的液流电池具有明显的优势。二、工作原理钒是一种过渡元素,原子序数为23,位于元素周期表中d区第四周期第V副族,价电子结构为3d34S²,因而可以形成V(Ⅱ)、v(Ⅲ)、V(IV)和V(V)四种价态。钒液流电池正是利用V(Ⅱ)/V(Ⅲ)和V(IV)/V(V)两对氧化还原电对分别作为负极和正极组成的二次充电电池。正极储液罐电极隔膜V4+、V5+正极电解液泵泵其中负极溶液为V(Ⅱ)和V(Ⅲ)电解液,正极溶液为V(IV)和V(V)电解液,并分开储存。电池结构主要由电极、隔膜、集流体和端板组成。石墨毡由于比表面积大、耐酸腐蚀和导电性较好,一般用作电极材料;隔膜为质子交换膜,主要将电池内部分成正极室和阴极室及通过质子的交换实现电池内部的导电;集流体采用耐腐烛和导电性较好的导电塑料板;端板采用聚氯乙烯板。电池充放电过程中,电解液通过泵的循环作用,流经石墨毡电极,并在其表面进行电子交换反应,而后再流回储液罐。图2全钒液流电池的工作原理负极储液罐负极电解液输出电极反应标准电势差负极总反应Eθ=-0.26V(vs.NHE)表1全钒液流电池的正负极反应三、电极材料电极材料,是全钒液流电池的不可或缺的部分,是活性物质发生电化学反应的场所,其本身并不参与反应。由于电解液具有强酸性和强氧化性,电极材料必须具备良好的电化学催化活性和导电性以及优良的抗强氧化性、抗腐蚀性和机械强度。目前,电极材料主要分为金属电极、碳素电极和复合电极三种。主要包括Au、Pt、Pd、Ti、Pb等金属,其优点是导电性好、抗腐蚀性强、机械性强。缺点是易钝化、价格昂贵、电化学可逆性差。—主要包括石墨、玻碳、石墨毡等是碳素材料与高分子基体相互混合而制成,具有优良的电化学性能和应用前景金属电极碳素电极—复合电极电极材料四、隔膜隔膜在钒电池中的地位非常重要,一直制约着钒电池的发展,它的功能是分离正负极电解液以防止电池短路,同时允许电荷载体(H+,HSO₄等)自由通过保证正负两极电荷平衡而构成电池回路。理想的电池隔膜应具有如下特点:(1)钒离子透过率低,交叉污染小,降低电池自放电,提高能量效率。(2)离子透过率高,膜电阻小,电压效率高。(3)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耐化学腐蚀、耐氧化,循环寿命较长,价格低。(4)电池充放电时水透过量小,保持阳极、阴极电解液的水平衡。全氟硫磺质子交换膜偏氟乙烯接枝膜全氟乙烯接枝膜聚芳醚类聚合物膜其他材料含氟离子膜一非氟离子膜隔膜材料多孔隔膜利用还原剂和高价的钒氧化物或钒酸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来制备电解液。操作简单,反应速率快,但反应不完全,导致容量密度和能力密度有所下降。在阴、阳极电解槽中分别加入V2O5与H2SO4混合溶液和H2SO4溶液,然后通过恒流装置通入直流电流,在电解槽中发生还原、氧化反应。适合大规模生产。直接将高纯VOSO₄固体溶于物理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