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2023年.第38卷.第1期*通信作者修改稿收到日期:2022年10月24日;预出版日期:2022年12月14日专题:中国能源发展战略研究StudyonChina’sEnergyDevelopmentStrategy引用格式:邹才能,陈艳鹏,熊波,等.碳中和目标下中国新能源使命.中国科学院院刊,2023,38(1):48-58,doi:10.16418/j.issn.1000-3045.20220831001.ZouCN,ChenYP,XiongB,etal.MissionofnewenergyundercarbonneutralitygoalinChina.BulletinofChineseAcademyofSciences,2023,38(1):48-58,doi:10.16418/j.issn.1000-3045.20220831001.(inChinese)碳中和目标下中国新能源使命邹才能陈艳鹏熊波刘翰林*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摘要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遏制全球气温上升,努力实现碳中和目标是人类面对气候变化危机的主动作为和共同追求。碳中和是涉及多学科多领域的庞大系统工程,实现碳中和目标需要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科学方法的指导,碳中和学应运而生。碳中和学的理论内涵包含两个“动态平衡”——全球碳排放与碳吸收之间的动态平衡、人类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动态平衡;技术内涵包括人类生产生活引起的二氧化碳排放、捕集、利用、封存和移除的全过程及相关的技术体系。能源消费结构从以化石能源为主向以新能源为主的转型,世界能源生产与消费结构将由当前煤炭、石油、天然气和新能源的“四分天下”,向以新能源为主的“三小一大”新格局发生根本性转变;在此过程中,需构建煤炭、石油、天然气、新能源多种能源协同发展。中国能源生产与消费结构,也将从当前以煤炭能源为主的“一大三小”,向未来以新能源为主的“三小一大”格局发生革命性转变;新能源将主导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结构转型,最终将力争实现以新能源为主体的“能源独立”。但在能源发展中,始终把能源转型与能源安全放在同等重要位置。发展新能源是实现碳中和社会、建设绿色宜居地球的关键。碳中和下新能源是世界能源转型的方向、能源科技创新的前沿、能源强国建设的主力、绿色地球建设的动力,肩负能源转型、能源安全和“能源独立”的使命。当整个人类社会都被纳入碳中和体系,我们将获得并长久拥有一个绿色宜居地球。关键词碳达峰,碳中和,碳中和学,新能源,能源转型,能源独立,碳中和社会DOI10.16418/j.issn.1000-3045.20220831001全球气候问题正在对地球生态环境产生深刻影响,气候变化所涉及的政治、经济、环境、科学和外交等综合性战略问题,目前已经成为全人类共同面临的巨大历史挑战。在人类出现之前的地质历史时期,发生过不计其数的重大地质事件,如超级火山爆发、超大陆聚合、造山运动、天体撞击地球、“雪球地球”事件等,它们均会在一定程度上引发古大气中二氧化碳(CO2)浓度的突变,从而影响某一地质历史时期的地球表面温度,进而可能产生极冰面积变化、全球性海平面变化、净初级生产量变化以及生物大灭院刊49碳中和目标下中国新能源使命绝等多重连锁效应[1]。随着工业化时代大门的开启,人类大规模的化石燃料利用和森林砍伐所导致的绿植数目锐减,促使全球大气中CO2平均浓度达到了近百万年以来的最高水平,以至“热岛效应”“温室效应”对地球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发展均构成了严重威胁。2021年,全球极端高温天气频发,15个“气候临界点”已被激活9个[2],由自然灾害引起的灾难性事故造成了2521亿美元的损失[3]。到21世纪末,假如全球平均温度提升高达2℃,气候方面:飓风风暴将更加频繁、土地荒漠化程度加剧,海平面水位上升高度可达36—87厘米,旱季延长,同时降水量可能下降14%;生态系统方面:全球珊瑚礁数量下降99%,全球约13%的陆地生态系统失去生态系统完整性,许多现存的动、植物种类和数量均会受到严重威胁。因此,减少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乃至实现负排放,控制全球气温上升幅度,已然成为全人类“绿色地球,绿色家园”建设的共同目标。2021年,全球能源燃烧和工业过程产生的CO2排放量创下历史新高,达到363亿吨[4],能源相关CO2排放增量超过20亿吨,超过2010年成为绝对值同比增幅最大的一年。能源作为全球经济发展物质基础,同时也成为全球CO2减排过程中无法规避的重要领域。1碳中和目标下的能源发展要求气候变化不断为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