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能源双碳资料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长城证券:氢能及燃料电池-氢能产业发展研究报告免费下载

长城证券:氢能及燃料电池-氢能产业发展研究报告_第1页
1/32
长城证券:氢能及燃料电池-氢能产业发展研究报告_第2页
2/32
长城证券:氢能及燃料电池-氢能产业发展研究报告_第3页
3/32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能源转型产业报告 2023 年 12 月 21 日 氢能及燃料电池 氢能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氢能作为一种清洁的二次能源,在全球能源低碳转型的大背景下,必将成为我国能源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型电力系统的有力补充。然而,受制于氢的理化性质,氢能在制取、输运、分销等环节,仍有诸多瓶颈,高昂的终端使用成本限制了氢能的规模化应用。然而,氢能不仅可以作为交通领域的绿色燃料,在钢铁冶金、石油化工等领域均有广泛应用前景。我国作为氢产销的全球第一大国,化石燃料制氢的绿氢替代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通过管道供应工业绿氢需求,有望打破氢能规模化发展瓶颈。 本报告通过分析工业、交通、能源等领域的氢能潜在应用场景,搭建了我国未来绿氢需求预测的分析框架,基于过往行业数据,预测了我国绿氢潜在需求规模。基于报告研究分行业预测,随着绿氢在化工工艺中逐步替代化石燃料制氢,其需求将随着绿氢渗透率的提高而快速增长,研究预计,绿色氮肥和绿色甲醇行业绿氢需求在 2030 年分别可达到 17 万和 13 万吨。在冶金和石油炼化行业,2030 年将分别产生 22 万和 16 万吨绿氢需求。在交通和能源领域,绿氢需求到 2030 年分别可达 75 万和 140 万吨。基于以上需求预测,我国绿氢终端需求总量,在 2030 年有望达到约 285 万吨,能够支撑氢能长输管道及电解制氢设备产业长期发展。 随着我国可再生能源和新型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对电解制氢设备波动适应性的要求也将越来越高。 PEM 制氢设备具有更好的调节性能,但其较高初始投资阻碍了其大规模推广,需要通过自主化打破国外技术壁垒,降本增量,以推动大规模应用。 风险提示:氢能产业政策不及预期,制氢及储运技术发展不及预期,制氢成本下降不及预期,商业模式形成不及预期,绿氢未来实际需求与本预测不一致。 作者 分析师 于 夕朦 执业证书编号:S1070520030003 邮箱:yuximeng@cgws.com 联系人 雷 灵龙 执业证书编号:S1070122120005 邮箱:leilinglong@cgws.com 相关研究 1、《熔盐储能发展及其安全问题浅析—行业/公司名称(选填)》2023-12-04 2、《我国电力金融市场研究建议报告—能源转型产业报告》2023-11-22 3、《老旧风场“以大代小”技改市场分析与政策建议》2023-11-21 能源转型产业报告 P.2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内容目录 1. 氢能产业是能源革命下的必然选择 .......................................

1、当您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声明:本站为非经营盈利性个人网站(C2C模式),即所有资料为用户上传并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所有资料仅供个人学习使用,请勿他用。本站所获取的赞助将用于本站服务器及运营成本,感谢大家的支持。我们倡导共建、共创、共享的模式分享知识!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资料或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等任何权益,请立即通知联系客服或在资料页面直接举报反馈,我们会及时妥善处理。

客服微信:pv3515客服QQ:2090330665客服邮箱:2090330665@qq.com

若无法下载、资料侵权等问题联系客服立即处理!微信:pv3515

长城证券:氢能及燃料电池-氢能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
微信客服
  • 管理员微信
QQ客服
  • QQ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