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能源双碳资料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06、仲继寿:碳中和与建筑设计免费下载

06、仲继寿:碳中和与建筑设计_第1页
1/25
06、仲继寿:碳中和与建筑设计_第2页
2/25
06、仲继寿:碳中和与建筑设计_第3页
3/25
碳中和与建筑设计演讲人:仲继寿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01碳中和与绿色建筑、近零能耗建筑、健康建筑/ Contents目 录02碳中和战略与房地产开发及建筑设计服务机制03面向国家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的建筑设计策略01碳中和与绿色建筑、近零能耗建筑、健康建筑碳中和与绿色建筑、近零能耗建筑、健康建筑01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9:在全寿命期内,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最大限度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性能建筑。1、总则 2、术语 3、基本规定4 安全耐久【安全】Ⅰ 安全Ⅱ 耐久Ⅲ 防护5 服务便捷【健康】Ⅰ 出行便利Ⅱ 公共服务Ⅲ 全龄友好Ⅳ 智慧服务6 舒适健康【健康】Ⅰ 室内空气质量Ⅱ 水质Ⅲ 声光环境Ⅳ 热舒适7 环境宜居【健康】Ⅰ 生态及景观Ⅱ 室外环境Ⅲ 健身设施IV 垃圾管理与禁烟8 资源节约【可持续】I 节地与土地利用II 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Ⅲ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Ⅳ 节材与绿色建材9 管理与创新【行为】9.1 运营管理Ⅰ 管理制度Ⅱ 技术管理Ⅲ 绿色生活9.2 技术创新碳中和与绿色建筑、近零能耗建筑、健康建筑01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GB/T51350-2019:适应气候特征和自然条件,通过被动式技术手段,最大幅度降低建筑供暖供冷需求,最大幅度提高能源设备与系统效率,利用可再生能源,优化能源系统运行,以最少的能源消耗提供舒适室内环境的建筑。1 总则2 术语3 基本规定4 室内环境参数5 建筑能耗指标6 技术性能指标6.1 围护结构6.2 能源设备和系统7 技术措施7.1 设计7.2 施工质量控制7.3 运行与管理8 评价8.1 一般规定8.2 评价方法8.3 后评估控制指标推荐指标推荐技术低能耗超低能耗近零能耗零能耗可再生能源利用--≥10%充分利用节能率(2016标准)20-30%50%70-75%100%节能率(1980基准)75%82.5%90%100%以北方居住建筑为例碳中和与绿色建筑、近零能耗建筑、健康建筑01健康建筑评价标准T/ASC02-2016:在满足建筑功能的基础上,为建筑使用者提供更加健康的环境、设施和服务,促进建筑使用者身心健康、实现健康性能提升的建筑。评价技术指标体系空气水舒适健身人文服务提高与创新浓度限值监测公示水质水系统检测监测声人体工程学室外室内交流适老源头控制净化措施光热舒适心理宣传健康性能提高 / 健康创新食品物业妇幼设计评价运行评价人类命运共同体面对的三大挑战能源消耗-能源问题-绿色发展大气污染-健康问题-健康...

1、当您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声明:本站为非经营盈利性个人网站(C2C模式),即所有资料为用户上传并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所有资料仅供个人学习使用,请勿他用。本站所获取的赞助将用于本站服务器及运营成本,感谢大家的支持。我们倡导共建、共创、共享的模式分享知识!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资料或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等任何权益,请立即通知联系客服或在资料页面直接举报反馈,我们会及时妥善处理。

客服微信:pv3515客服QQ:2090330665客服邮箱:2090330665@qq.com

若无法下载、资料侵权等问题联系客服立即处理!微信:pv3515

06、仲继寿:碳中和与建筑设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
微信客服
  • 管理员微信
QQ客服
  • QQ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