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能源双碳资料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面向电碳市场协同的负荷响应机制与效益分析初探_庞腊成免费下载

面向电碳市场协同的负荷响应机制与效益分析初探_庞腊成_第1页
1/10
面向电碳市场协同的负荷响应机制与效益分析初探_庞腊成_第2页
2/10
面向电碳市场协同的负荷响应机制与效益分析初探_庞腊成_第3页
3/10
Vol. 46 No. 22 Nov. 25,2022第 46 卷第 22 期2022 年 11 月 25 日面向电-碳市场协同的负荷响应机制与效益分析初探庞腊成1,2,吉斌1,2,徐帆1,2,昌力1,2,曹荣章1,2(1.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省南京市 211106;2. 智能电网保护和运行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南京市 211106)摘要:为清洁高效地维护电网供需平衡,在电力市场考虑用电碳排放成本并构建市场化的源荷互动交易环境,提出负荷主体参与调控响应交易的用电碳排放核算模型、电-碳市场协同方式、用电碳排放成本核算及响应市场收益分析方法,通过弹性电价耦合需要调控响应的不平衡电量,实现跟踪调控响应需求而调整结算电价的功能。通过算例验证了所提电-碳市场协同机制和方法能够耦合不平衡电量,改变用电成本和碳排放收益,激励负荷主体参与调控响应。为负荷弹性资源纳入调控范畴、提高调控经济性和环保效益提供了市场化调控负荷弹性资源的价格手段和市场收益分析方法。关键词:电力市场;碳权市场;协同交易;效益分析;数据互动;需求响应0引言2021 年 7 月起,中国拥有了全球最大的碳权交易市场,其中电力行业占 40%,但人均用电碳权交易量相比欧洲等发达地区依旧不足[1]。面向“双碳”目标的能源转型催生了适应高比例新能源为主体和终端电气化高替代率的新型电力系统,将导致发、用电结构的重大调整。当前,电力系统调控运行方式可能存在经济受限、安全削弱、稳定不足以及环境效益低的潜在风险[2-4]。“双碳”目标下,社会主体直接或间接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碳的权利(简称碳权)被赋予市场价值,可结合新型电力系统实践路径将传统电力电量平衡转变成“一二次能源综合平衡+需求侧管理”的新模式,以市场引导方式实现电力系统平衡由“源随荷动”转变为“不确定发电与不确定负荷双向匹配”,提高火电出力效率和新能源消纳比例,充分发挥负荷维护供需平衡和节能降碳的作用,适应未来电网安全、低碳、经济的发展需求。目前,面向负荷响应的研究以电力负荷特征建模和电力经济优化调度为主。文献[5-7]考虑负荷主体用电与电网运行的特征互补性,设计面向负荷主体的响应机制和调度方法。文献[8]提出一种分时电价激励下的源荷互动规则,以系统运行成本最低为目标,构建了日前调度优化模型。文献[9]考虑负荷特征和调节能力,以消纳风电比例最大和系统运行成本最低为约束条件,建立源荷互动模式下的调峰多目标优化模型。以...

1、当您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声明:本站为非经营盈利性个人网站(C2C模式),即所有资料为用户上传并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所有资料仅供个人学习使用,请勿他用。本站所获取的赞助将用于本站服务器及运营成本,感谢大家的支持。我们倡导共建、共创、共享的模式分享知识!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资料或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等任何权益,请立即通知联系客服或在资料页面直接举报反馈,我们会及时妥善处理。

客服微信:pv3515客服QQ:2090330665客服邮箱:2090330665@qq.com

若无法下载、资料侵权等问题联系客服立即处理!微信:pv3515

面向电碳市场协同的负荷响应机制与效益分析初探_庞腊成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
微信客服
  • 管理员微信
QQ客服
  • QQ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