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海 市 人 民 政 府 办 公 厅 文 件沪府办发 〔2025〕16号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上海碳市场全面深化改革行动方案(2026-2030年)»的通知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上海碳市场全面深化改革行动方案(2026-2030年)»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2025年7月16日(此件公开发布)— 1 —上海碳市场全面深化改革行动方案(2026-2030年) 为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建立完善与上海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有机衔接、与全国碳市场有效补充、与国际碳市场规则匹配适应的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建成规则完善、诚信透明、广泛参与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管理体系,逐步形成以碳市场为主体的碳定价机制,将上海碳市场打造成为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碳交易、碳金融、碳定价和碳创新中心,制定本行动方案.一、实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提质增效行动(一)建立健全配额总量管理制度.合理确定碳排放配额总量,建立健全储备配额调控机制.建立同碳排放总量与强度双控制度相衔接的碳排放配额分配制度,对碳排放总量相对稳定的行业试点实施配额总量控制,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预留发展空间.(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化委)(二)分阶段逐步扩大市场覆盖范围.按照“降门槛、扩类别、增种类”的推进方式实施市场扩围.自2026年起,石化化工等高载能行业、数据中心的纳管门槛降至年排放1万吨二氧化碳当量,水上运 输 业 的 纳 管 门 槛 降 至 年 排 放 8 万 吨 二 氧 化 碳 当 量.自2028年起,年排放1万吨及以上二氧化碳当量的高等学校、医院— 2 —等公共机构纳入市场管理并逐步实施碳排放配额管理.研究氧化亚氮、甲烷等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纳入市场管理.(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化委、市交通委、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市教委、市卫生健康委、市商务委、市统计局)(三)优化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方法学.衔接国际碳市场核算规则体系,推动工业等领域重点行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由“组织碳”转向“设施碳”,逐步细化建筑领域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方法.鼓励和引导纳入配额管理单位(以下简称“纳管单位”)主动实施“产品碳”核算.进一步强化电—碳协同管控,建立适用于不同场景的电力、热力等公共服务领域碳排放因子核算规则、发布和更新机制.研究制订使用可持续航空燃料、绿色甲醇、生物天然气等绿色燃料及碳捕集利用与封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