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集群程度更高、竞争实力更强、企业规模更大、科技成果转化更优
的新能源产业发展格局,带动区域发展能力显著提高。
三、重点任务
(一)加快新能源资源规模化开发。坚持集中式开发与分布式开
发并举,统筹生物质能、氢能等新能源开发建设,持续推进吉林西部
国家级新能源保障基地建设。加快风光资源开发。充分利用白城风力
资源、土地资源、电网接入等综合优势,以华能、远景等既有风光发
电项目为基础,持续引进大型风光企业,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全力
推进风电规模化开发,加快建设千万千瓦风电基地。到 2025 年,全市
新能源装机规模达到 2000 万千瓦;到 2030 年,全市新能源装机规模
达到 4000 万千瓦。加速氢能产业发展。抢抓“氢动吉林”机遇,科学
谋划氢能产业发展布局,前瞻性推进清洁能源电解水制“绿”氢路线
多领域开展氢能示范应用,高效能运用能源转化成果,建设“中国北
方氢谷”,建成百万吨级“氢田”。到 2025 年,全市制氢能力达到 12
万吨。到 2030 年,全市制氢能力达到 77 万吨。〔责任单位:各县
(市、区)政府、开发区(园区)管委会、市新区办,市能源局、市
发改委、市工信局、市科技局〕
(二)加速新能源装备制造业集群化发展。坚持新能源装备高端
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方向,积极引入拥有核心技术的“头部”企
业、“链主”企业和配套企业,加速风光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打造风电完整分链、光伏专精分链、储能多元分链、氢能自主分链产
业链条,加快构建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开展风电产业强链行动
针对产业链中还存在部分空白,强化补充技术及产品尚未驻白产业,
强化产业链中弱势环节,持续提升风电行业竞争力、市场占有率、品
牌影响力。开展光伏产业补链行动。以引进链主企业为重点,带动上
游硅料生产、零部件制造和原材料加工领域发展。积极引进硅片制造
(拉棒、切片)、夹层材料、光伏电池片等产业链条薄弱环节,打造
光伏全产业链集群。开展氢能产业建链行动。以白城化工产业园区为
基础,强化与龙头企业合作,推进大安风光制绿氢合成氨一体化示范
项目建设,推动吉电股份二期、上海电气绿醇、远景零碳氢氨等项目
加快落地建设,积极探索氢能利用实践路径,打造以“可再生能源制
氢建链、储存及运输强链、氢能利用延链”“制储运用”全链条、全
领域、全功能氢能产业链,着力建设“中国北方氢谷”。到 2025 年,
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国内竞争力的新能源装备制造龙头企业 10 家,
营业收入突破 80亿元;到 2030 年,龙头企业发展到 20 家,营业收入
突破 200 亿元。〔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园区)
管委会、市新区办,市能源局、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科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