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亿的电厂,炸了!

作者 / 电力知识库
来源 / 电力知识库
平地一声雷,炸掉欧洲梦。
前几天,德国爆破除了自家最先进的莫尔堡火力发电厂,这座巨型能源枢纽,建设总耗资超过30亿欧元,折合人民币240亿,装机容量为1654兆瓦,能够满足一座中大型城市的生产生活需求,德国人就这么直接给炸了,一点都不心疼。

更离谱的是,莫尔堡2015年才建成投入运营,对于服役时间普遍长达五六十年的发电厂而言,属于非常年轻一辈,而且它从未满负荷运行过,只以极低负荷状态供电了6年时间,就宣布退役封存,4年后的今天,更是直接遭到了炸毁。240亿的投入没发挥任何作用,完全打了水漂,还搭上了一笔拆除费。

更讽刺的是,莫尔堡的技术含量极高,不仅是德国最先进,在世界也算一流,其燃煤发电效率高达46.5%,远超40%的平均水平,并且采用了昂贵的烟气净化设备,排放物几乎就只有二氧化碳,并且碳排放较传统燃煤电厂减少1/4,兼具效率和环保。当初莫尔堡刚刚投入运营时,我国还多次派技术人员前去参观学习,将其视为榜样。
现在好了,德国人自己把榜样炸了。
莫尔堡电厂项目始于2004年,当时德国政府为了获得更加稳定和充足的能源供应,满足日益增长的工业生产所需,与跨国能源巨头Vattenfall达成了合作,兴建一座新式燃煤发电厂,年发电量要满足汉堡市90%的用电量,并且占德国总发电量的2%,在此基础上还要保证减少污染,Vattenfall为此投入巨资,并且使用了超超临界机组等先进技术,最终成果就是莫尔堡。
虽然整个建设过程很顺利,但电厂完工之后,噩梦就开始了。
在落成仪式那天,德国媒体一点都没夸奖,反而集体骑脸嘲讽,骂莫尔堡是“碳排放怪兽”。他们认为,燃煤发电厂,或者说所有的火力发电厂,不管你技术如何如何先进,终究还是有排放,有排放就是原罪,应该被时代抛弃,德国的未来,只属于风电、太阳能等清洁能源。

在机组首次试运行中,冷启动喷出了一小团黑烟,马上就有3名居民投诉,声称自己感到了头痛、呼吸急促和恶心,环保协会更是光速出马,怒斥Vattenfall的试运行方案没有考虑到污染,Vattenfall不得不出来道歉,但坚持称所有法定限制都已得到遵守,小团黑烟不会对人们造成危险。
在电厂正式运行后,环保组织更是频频上门示威抗议,在路口举牌子,指着莫尔堡的烟囱骂,甚至将抗议标语投影到电厂建筑上,说它逆环保之大潮,搞得电厂员工每天不得安宁。

我们熟悉的环保少女格蕾塔,更是多次来到莫尔堡打卡,给电厂上强度。

而且这种精神攻击,很快就变成了事实上的制裁。莫尔堡电厂设计之初,就特意选择在易北河畔落脚,可以直接抽取河水用于冷却,能够用最低的成本,保证机组的满负荷运转,环保组织就以此为罪状,认为取水冷却后又排回易北河,会造成河水温度略微升高,可能对鲑鱼、七鳃鳗等受保护物种产生负面影响,于是环保组织直接到欧盟委员会告状,委员会最后裁定,莫尔堡必须停止抽取河水。
禁令一出,莫尔堡电厂只能使用循环冷却塔作为替代,连续冷却需要64 m³/s的易北河水,而循环冷却塔只能提供需要1 m³/s,这导致莫尔堡的发电能力被完全阉割,始终无法高负荷运行。

就算发了电,也送不出去,原本在规划中与莫尔堡搭配的输电线路,大部分都未能完工,因为当地居民和环保组织一直在阻挠开工,因为建设输电塔要砍伐树木,而且莫尔堡在设计上是既可以供电又可以供暖,提高燃料的利用率,供暖管道也从未完工,理由也完全一致,需要砍树、挖地,会破坏生态。

环保上的种种限制,让莫尔堡始终没有办法达到预设的发电目标,再加上欧盟的碳排放交易制度,需要花钱购买排放权,运营成本不断上升,不仅没有收回240亿的建设成本,反而在持续亏损。最终Vattenfall忍无可忍,在2020年12月,正式关停了莫尔堡的机组,转入后备状态。
在默克尔政府时代,还有大量的高层人士认为,莫尔堡可以作为应急发电储备,毕竟花了这么多钱建的,留着当个保险也行,万一将来遇到点什么事,还能快速重启,保证德国的工业用电。
但是到了舒尔茨政府这里,只觉得莫尔堡碍眼,他们从国库掏钱补贴Vattenfall,让其彻底报废掉莫尔堡,相当于拿纳税人的钱买了发电厂,并且光速在莫尔堡原址上规划了一座巨型的制氢厂,为此,就需要全部推倒重来,工人们在电厂的混凝土柱上钻了大约1850个孔洞,每座锅炉下各铺设了约600公斤的炸药,然后“boom”的一下,240亿的烟花,炸了。

德国最先进燃煤火力发电厂,就这么潦草收场,化为废墟。
声明:本文来源网络仅供学习讨论之用,无商业用途。所转载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