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侧电化学储能系统接入配电网技术规定》征求意见稿VIP专享VIP免费

ICS ×××
CCS ×××
备案号:×××
NB/T XXXX—XXXX
用户侧电化学储能系统接入配电网技
规定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grid connection of user-side electrochemical energy
storage systems
(征求意见稿)
20XX- - 发布 20XX- - 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 布
NB
ICS: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目  次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2
4 基本规定.......................................................................................................................................................2
5 电网适应性...................................................................................................................................................3
6 功率控制.......................................................................................................................................................5
7 继电保护.......................................................................................................................................................6
8 通信与自动化...............................................................................................................................................7
9 电能计量.......................................................................................................................................................7
10 安全与环境控制.........................................................................................................................................8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用户公共连接点和储能并网点图例说明......................................................9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用户侧电化学储能系统低电压穿越技术要求............................................10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 NB/T 33015-2014《电化学储能系统接入配电网技术规定》 NB/T 33015-2014 相比,
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范围修改为:“用户侧电化学储能系统并网的技术要求”、“适用于额定功率 100kW 及以上
且储能时间不低于 15min 的用户侧电化学储能系统”。
增加了“用户侧电化学储能系统”、“公共连接点”术语和定义(见第 3 章)。
— 删除了“变流器”、“并网点”、“接口”、“电磁干扰”、“荷电状态”等术语和定义(见
2014 版的 3.2、3.3、3.4、3.5、3.6)。
— 增加了储能系统设计应符合的设计标准、相关技术要求和接入原则要求(见第
4.1、4 .2、4.3)。
增加了用户侧电化学储能系统应符合 GB/T 36547、GB/T 36558 标准要求的技术内容和技术指
标(见 4.4、4.5)。
删除装机容量和对应电压等级的规定和表 1(见 2014 版的 4.1),删除原版设计技术要求
(见 2014 版的 4.4、4.5、4.6、4.7、4.8、4.9)。
增加用户侧电化学储能系统并网点电能质量要求(见 4.8),删除原版电能质量要求(见
2014 版的 5)。
修改了“频率适应性”和“电压适应性”相关要求(见 5.1、5.2),与电力储能标准系列相
协调,删除了原版标准相关规定(见 2014 版的 7.1、7.2),增加低电压穿越功能指标(见附
录 B)。
增加有功功率控制精度和公共连接点功率因数的要求(见 6.1.1),增加储能系统调节速率
控制功能要求(见 6.1.2)。
增加储能系统、聚合用户负荷后组成的聚合系统,参与电网互动服务的性能技术要求(见
6.1.3、6.1.4)。
删除原版有功调节速率和并网调度协议的要求(见 2014 版的 6.1.1、6.1.2、6.1.3)。
增加储能系统四象限功率调节范围、无功电压控制功能的要求(见 6.2.1、6.2.2)。
— 增加储能系统参与用户公共连接点功率因数控制和公共连接点电压下垂控制的技术要求(见
6.2.3)。
— 删除了配置就地无功补偿装置和储能电站功率因数范围的要求,删除了储能系统无功动态响
应时间的要求(见 2014 版的 6.2.1、6.2.2、6.2.3)。
— 增加了应急供电应用模式的储能系统并离网切换电气连接点的要求和并网转离网切换条件
(见 6.3.1、6.3.2、6.3.3),删除了直接接入公用电网的储能系统并离网切换后恢复并网时
间要求(见 2014 版的 8.1、8.2)。
删除了元件级保护、涉网保护与配电网配合、故障录波、同期并网要求(见 2014 版的
9.2 、9.3、9.5、9.6)。
修改了储能系统的适应性、涉网保护和防孤岛保护的技术要求(见 7.37.47.5),
— 增加了用户侧电化学储能系统电站设计为不可向电网倒送电方式时,逆功率保护功能要求
(见 7.6),增加了元件保护满足 GB/T 36558 的要求。
III
ICS×××CCS×××备案号:×××NB/TXXXX—XXXX用户侧电化学储能系统接入配电网技术规定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gridconnectionofuser-sideelectrochemicalenergystoragesystems(征求意见稿)20XX--发布20XX--实施国家能源局发布NBICS: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目次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24基本规定.......................................................................................................................................................25电网适应性...................................................................................................................................................36功率控制.......................................................................................................................................................57继电保护.......................................................................................................................................................68通信与自动化...............................................................................................................................................79电能计量.......................................................................................................................................................710安全与环境控制.........................................................................................................................................8附录A(资料性附录)用户公共连接点和储能并网点图例说明......................................................9附录B(规范性附录)用户侧电化学储能系统低电压穿越技术要求............................................10I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代替NB/T33015-2014《电化学储能系统接入配电网技术规定》与NB/T33015-2014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范围修改为:“用户侧电化学储能系统并网的技术要求”、“适用于额定功率100kW及以上且储能时间不低于15min的用户侧电化学储能系统”。—增加了“用户侧电化学储能系统”、“公共连接点”术语和定义(见第3章)。—删除了“变流器”、“并网点”、“接口”、“电磁干扰”、“荷电状态”等术语和定义(见2014版的3.2、3.3、3.4、3.5、3.6)。—增加了储能系统设计应符合的设计标准、相关技术要求和接入原则要求(见第4.1、4.2、4.3)。—增加了用户侧电化学储能系统应符合GB/T36547、GB/T36558标准要求的技术内容和技术指标(见4.4、4.5)。—删除装机容量和对应电压等级的规定和表1(见2014版的4.1),删除原版设计技术要求(见2014版的4.4、4.5、4.6、4.7、4.8、4.9)。—增加用户侧电化学储能系统并网点电能质量要求(见4.8),删除原版电能质量要求(见2014版的5)。—修改了“频率适应性”和“电压适应性”相关要求(见5.1、5.2),与电力储能标准系列相协调,删除了原版标准相关规定(见2014版的7.1、7.2),增加低电压穿越功能指标(见附录B)。—增加有功功率控制精度和公共连接点功率因数的要求(见6.1.1),增加储能系统调节速率控制功能要求(见6.1.2)。—增加储能系统、聚合用户负荷后组成的聚合系统,参与电网互动服务的性能技术要求(见6.1.3、6.1.4)。—删除原版有功调节速率和并网调度协议的要求(见2014版的6.1.1、6.1.2、6.1.3)。—增加储能系统四象限功率调节范围、无功电压控制功能的要求(见6.2.1、6.2.2)。—增加储能系统参与用户公共连接点功率因数控制和公共连接点电压下垂控制的技术要求(见6.2.3)。—删除了配置就地无功补偿装置和储能电站功率因数范围的要求,删除了储能系统无功动态响应时间的要求(见2014版的6.2.1、6.2.2、6.2.3)。—增加了应急供电应用模式的储能系统并离网切换电气连接点的要求和并网转离网切换条件(见6.3.1、6.3.2、6.3.3),删除了直接接入公用电网的储能系统并离网切换后恢复并网时间要求(见2014版的8.1、8.2)。—删除了元件级保护、涉网保护与配电网配合、故障录波、同期并网要求(见2014版的9.2、9.3、9.5、9.6)。—修改了储能系统的适应性、涉网保护和防孤岛保护的技术要求(见7.3、7.4、7.5),—增加了用户侧电化学储能系统电站设计为不可向电网倒送电方式时,逆功率保护功能要求(见7.6),增加了元件保护满足GB/T36558的要求。III—增加了用户侧电化学储能系统与用户电力监控系统数据交互能力要求(见8.1)。—增加了用户侧电化学储能系统参与电网需求侧响应、辅助服务等互动业务应满足的通信规约、上送信息和交互功能要求(见8.2)。—删除了通信系统接入配电网的通信方式、配电自动化通信通道和向电网调度上送信息的要求(见2014版10.1、10.2、10.4)。—增加了用户侧电化学储能系统参与电网互动服务时,用户公共连接点和储能系统并网点电量计量表应具备分时电量记录及上传功能(见9.2)。—删除了储能系统计量点设置原则(见2014版11.1)。—增加了用户侧电化学储能系统布置场地条件、消防给水设施、灭火设施、环境控制系统等应满足GB51048的要求(见10.1、10.2、10.3)。—增加了储能系统运行前型式试验保护和出厂试验报告检查要求(见11.1.1),修改了并网检测时间为正式运行前(见11.1.2)。—删除原版并网测试项目“充放电模式切换”、“同期”、“荷电量”、“监控与通信”(见2014版c)、d)、f)、k)、l))。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本文件由全国储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浙江南都电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江苏镇江供电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本文件及其所替代文件的历次颁布发布情况为:——NB/T33015-2014。本文件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管理中心(北京市西城区白广路二条一号,100761)。IV用户侧电化学储能系统接入配电网技术规定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用户侧电化学储能系统并网的电网适应性、功率控制、继电保护、通信与自动化、电能计量、安全与环境控制、并网检测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额定功率100kW及以上且储能时间不低于15min的用户侧电化学储能系统,其他容量用户侧电化学储能系统可参照执行。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2894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T12326电能质量电压波动和闪变无功无功GB/T14285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GB/T14549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GB/T15543电能质量三相电压不平衡GB/T24337电能质量公用电网间谐波GB/T36547电化学储能系统接入电网技术规定GB/T36558电力系统电化学储能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B/T36572电力监控系统网络安全防护导则GB51048电化学储能系统设计规范DL/T448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DL/T5843kV~110kV电网继电保护装置运行整定规程DL/T620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T634.5101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101部分:传输规约基本远动任务配套标准DL/T634.5104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104部分:传输规约采用标准传输协议子集的IEC60870-5-101网络访问DL/T645多功能电能表通信协议DL/T719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部分:传输规约第102篇:电力系统电能累计计量传输配套标准DL/T1867电力需求响应信息交换规范DL/T5810电化学储能电站接入电网设计规范1DL/T5816分布式电化学储能系统接入配电网设计规范3术语和定义GB/TXXXX《电力储能系统术语》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电化学储能系统electrochemicalenergystoragesystem以电化学电池为储能载体,通过储能变流器进行可循环电能存储、释放的系统。注:一般包含电池系统、储能变流器及相关辅助设施等。对于接入10(6)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电化学储能系统,通常还包括汇集线路、升压变压器等。[来源:GB/T36547]3.2用户侧电化学储能系统consumersideelectrochemicalenergystorageunit接入电力用户内部配电系统的电化学储能系统。注:一般包含储能单元、开断设备、储能监控系统及相关辅助设施等。3.3公共连接点pointofcommoncoupling电力用户与公用电网的连接处。注:公共连接点和储能并网点的图例说明参见附录A。4基本规定4.1用户侧电化学储能的一次系统设计和二次系统设计应符合DL/T5810、DL/T5816的技术要求,储能系统接入不应降低所接入用户和公用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可操作性和安全性,不应影响用户的正常用电。4.2用户侧电化学储能接入系统设计时应综合用户协议容量、设备载流量及开关遮断容量等因数,经潮流计算和短路计算确定装机容量、并网电压等级以及继电保护配置等。4.3用户侧电化学储能系统应用模式包括用户侧电能管理和参与电网需求响应、辅助服务等互动模式,储能系统的功率控制策略及远动设备应满足应用模式的技术要求。4.4用户侧电化学储能系统在电能质量、电网适应性、接地与安全标识等方面应符合GB/T36547的规定。4.5用户侧电化学储能系统中储能电池、电池管理系统、变流器、继电保护、监控系统和通信系统等,应满足GB/T36558和相关国家(/行业)标准的要求,储能设备应具备型式试验报告。24.6用户侧电化学储能系统应安装可闭锁、具有明显断开指示、可实现可靠接地功能的开断设备,具备开断故障电流的能力,可就地或远方操作。4.7用户侧电化学储能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应与其接入用户配电系统的接地方式相一致。4.8用户侧电化学储能系统并网点的谐波、间谐波、电压波动与闪变、电压不平衡应符合标准GB/T14549、GB/T24337、GB/T12326、GB/T15543的要求,直流分量不应大于0.5%倍储能系统额定电流。5电网适应性5.1频率适应性5.1.1接入380V电压等级的用户侧电化学储能系统,当并网点处的频率低于49.5Hz时应停止充电;当并网点处的频率高于50.2Hz时应停止放电。5.1.2接入10(6)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用户侧电化学储能系统,应具备一定耐受系统频率异常的能力,频率响应特性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接入10(6)kV~35kV电压等级电化学储能系统频率响应要求频率范围运行要求f<49.5Hz不应处于充电状态49.5Hz≤f≤50.2Hz正常运行f>50.2Hz不应处于放电状态5.1.3用户配置了自动低频减负荷装置时,储能系统宜接入装置动作策略,优先响应负荷切除指令,将储能系统快速切换至放电状态。5.2电压适应性5.2.1接入380V电压等级的用户侧电化学储能系统,电压异常响应特性应符合表2的规定,此要求适用于三相系统中的任何一相。表2接入380V电压等级的电化学储能系统电压响应要求电压范围要求U<50%UN电化学储能系统不应充电,若并网点电压低于50%UN,并持续0.2s以上时,应与用户配电系统断开连接50%UN≤U<85%UN电化学储能系统不应充电,若并网点电压位于50%UN≤U<85%UN区间的持续时间大于2s时,应与用户配电系统断开连接85%UN≤U≤110%UN正常运行110%UN<U≤120%UN电化学储能系统不应放电,若并网点电压位于110%UN<U≤120%UN区间的持续时间大于2s时,应与用户配电系统断开连接120%UN<U电化学储能系统不应放电,若并网点电压高于120%UN,并持3续0.2s以上时,应与用户配电系统断开连接注:UN为电化学储能系统并网点处的额定电压。5.2.2接入10(6)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用户侧电化学储能系统,当并网点电压在额定电压的85%及以上时,其电压响应满足表3的规定。表3接入10(6)kV~35kV电压等级的电化学储能系统电压响应要求电压范围要求85%UN≤U≤110%UN正常运行110%UN<U≤120%UN电化学储能系统不应放电,若并网点电压位于110%UN<U≤120%UN区间的持续时间大于2s时,应与用户配电系统断开连接120%UN<U电化学储能系统不应放电,若并网点电压高于120%UN,并持续0.2s以上时,应与用户配电系统断开连接注:UN为电化学储能系统并网点处的额定电压。5.3低电压穿越5.3.1接入35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用户侧电化学储能系统,当并网点电压在额定电压的85%以下时,应具备如图1所示的低电压穿越能力:a)并网点电压在图1中曲线轮廓线及以上区域时,电化学储能系统应不脱网连续运行;并网点电压在曲线轮廓线以下区域时,允许电化学储能系统离网;b)各种故障类型下并网点考核电压如表4所示。c)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支撑应符合附录B规定。表4电化学储能系统低电压穿越考核电压故障类型考核电压三相短路故障并网点线电压两相短路故障并网点线电压单相接地短路故障并网点相电压4图1接入35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电化学储能系统低电压穿越要求6功率控制6.1有功功率6.1.1用户侧电化学储能系统运行时功率大于额定功率20%时,功率控制误差应不大于±5%额定功率,用户公共连接点功率应在用户协议容量范围内,功率因数应在许可范围内。6.1.2用户侧电化学储能系统应具备调节速率控制功能,储能系统快速充/放电及充/放电转换不应导致并网点电压变动超过GB/T12326规定的限制值。6.1.3用户侧电化学储能系统、聚合用户负荷后组成的聚合系统,参与电网需求响应和辅助服务等电网互动服务时,功率控制功能和性能指标应满足所在电网互动服务具体业务的技术要求,一般如下:a)根据业务要求,具备邀约、指令、直接调度等互动控制功能;b)参与需求响应邀约,调节时间不宜大于15min;c)参与调峰、调频辅助服务,调节时间不宜大于3s;d)参与旋转备用辅助服务,调节时间不宜大于10min;e)已向电网申报的调节容量不应用于用户侧电能管理。6.1.4用户侧电化学储能系统投入多个有功功率控制策略时,应具备策略闭锁和优先级设置功能。6.2无功功率/电压6.2.1用户侧电化学储能系统在额定功率运行范围内应具备四象限功率控制功能,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应在图2所示阴影区域内动态可调,运行区域也可根据用户需求和各区域电网实际情况设定。5图2电化学储能系统四象限功率调节范围6.2.2用户侧电化学储能系统宜具备定功率因数、Q(V)控制功能,用户可根据运行场景灵活设定。6.2.3用户侧电化学储能系统宜具备参与公共连接点无功电压调节能力,在其无功输出范围内参与公共连接点功率因数调节;当公共连接点功率因数满足要求时,宜根据公共连接点的电压自动调节无功功率。6.3并离网切换6.3.1用户侧电化学储能系统用于应急供电应用模式,应与其保供电负荷组成可独立运行的子网并通过一个电气连接点与用户配电系统连接,并在该电气连接点进行并/离网切换。6.3.2当检测到公共连接点电压、频率异常时,具备应用供电模式的用户侧电化学储能系统可根据离网策略切换为独立运行模式。6.3.3用户侧电化学储能系统带保供电负荷转为独立运行时,应即时向用户报告系统运行状态变化。7继电保护7.1用户侧电化学储能系统的保护应符合可靠性、选择性、灵敏性和速动性的要求,并网点保护配置应满足GB/T14285的规定。7.2电化学储能系统接入,应考虑公用电网以及用户配电系统各种运行方式,开展短路电流计算并依据DL/T584整定用户配电系统及公共连接点保护,必要时需改造原有保护。7.3用户侧电化学储能系统的电压保护整定应与电压适应性、低电压穿越的技术指标相协调。67.4通过10(6)kV及以上电压等级并网的用户侧电化学储能系统,并网线路可采用两段式电流保护,必要时加装方向元件,当依靠动作电流整定值和时限配合,不能满足可靠性和选择性要求时,宜采用距离保护或光纤电流差动保护。7.5用户侧电化学储能系统应具备孤岛检测功能,当检测到非计划孤岛时,防孤岛保护应在2s内将储能系统与电网断开;具备应急供电功能的储能系统,防孤岛保护应在2s内将保供电区域与用户配电系统断开,并将储能系统切换为独立运行模式。7.6当用户侧电化学储能系统电站设计为不可向电网倒送电方式时,用户公共连接点应具备逆向功率保护功能,当检测到逆向电流超过用户协议容量的5%时,储能系统应在2s内降低输出功率直至停止向公用电网送电。8通信与自动化8.1用户侧电化学储能系统应用于应急供电、需量控制、综合能源能效优化、平滑功率输出等用户侧电能管理应用模式时,宜具备与用户电力监控系统双向数据通信能力,交互信息包括公共连接点运行信息、储能系统控制指令和系统运行状态等。8.2用户侧电化学储能系统参与电网互动服务,需要与电网业务系统实时交互时,应满足如下要求:a)网络安全防护应满足GB/T36572的技术要求,应采用身份认证、数据加密和访问控制等技术,实现业务数据机密性和完整性保护;b)应具有双向数据通信能力,能够执行需求响应、辅助服务等业务下发的调节指令;c)运行信息和业务数据交互应符合电网业务系统的要求,支持DL/T634.5101、DL/T634.5104、DL/T1867等通信规约;接入调度数据网时,还应满足《GB/T新能源场站调度运行信息交换规范》的技术要求;d)应根据电网不同业务要求向电网提供并网开断设备状态、并网点电压、电流、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充放电状态、剩余电量、可充电量、最大放电功率和充放电量等运行信息。9电能计量9.1用户侧电化学储能系统应设置电能计量装置,且设备配置和技术要求应符合DL/T448的规定。9.2电量计量表至少应具备双向有功和四象限无功计量、事件记录功能,具备本地通信和通过电能信息采集终端远程通信的功能,其通信协议应符合DL/T645的规定。79.3用户侧电化学储能系统参与电网互动服务时,用户公共连接点和电化学储能系统并网点电量计量表应具备分时电量记录及上传功能,需将电量信息上传电网调度机构时,通信协议应符合DL/T719的规定。10安全与环境控制10.1用户侧电化学储能系统(包括预制舱储能)宜集中布置在建筑物外的独立区域内,远离水资源、电力燃气设施、楼宇和车辆人员密集区域,应满足运行、检修、消防和环保对场所的要求,不同电池类型的储能系统宜分区布置。10.2用户侧电化学储能系统防雷与接地、消防给水设施、灭火设施、排烟与火灾报警系统、环境控制系统和视频监视系统,应符合GB51048的规定,视频及环境监控系统宜具备远方监视功能。10.3用户侧电化学储能系统并网设备及线路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应符合DL/T620的规定。10.4用户侧电化学储能系统的防污、防盐雾、防风沙、防湿热、防水、防寒等措施应与应用环境条件相适应。10.5接入380V电压等级的用户侧电化学储能系统应安装剩余电流保护器。10.6用户侧电化学储能系统应在电气设施和线路附近设置当心触电、双电源等提示性文字和符号,标识的形状、颜色、尺寸和高度按照GB2894规定执行。11并网检测11.1基本要求11.1.1用户侧电化学储能系统运行前,应具备储能电池、储能变流器、电池管理系统等主要部件的型式试验报告和设备出厂检测报告。11.1.2接入10(6)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用户侧电化学储能系统,应在并网正式运行前完成并网检测。11.2并网检测内容用户侧电化学储能系统并网试验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a)通用技术条件测试(接地电阻、绝缘耐压、安全标识);b)并网开断功能测试;c)电能质量测试;d)能量存储与释放特性测试(包括响应时间);8e)有功功率和无功电压控制测试;f)电网适应性测试;g)继电保护测试(短路、防孤岛);h)参与电网互动业务所要求的其他测试项目。9附录A(资料性附录)用户公共连接点和储能并网点图例说明A.1用户公共连接点为电力用户与公共电网的连接处。A.2用户侧电化学储能系统并网点为电化学储能系统与用户内部配电系统的连接点。对于有升压变压器的储能系统,储能并网点指升压变压器高压侧母线或节点,对于无升压变压器的储能系统,储能并网点指储能系统的输出汇总点。A.3公共连接点和储能并网点如图A.1所示。附图A.1用户公共连接点和储能并网点示意图10附录B(规范性附录)用户侧电化学储能系统低电压穿越技术要求B.1有功功率恢复储能系统自故障清除时刻开始,其有功功率应能以至少30%额定功率/秒的功率变化率恢复至故障前的值。B.2动态无功支撑储能系统并网点发生三相短路故障,储能系统应自电压跌落出现的时刻起,通过注入容性无功电流支撑电压恢复,具体要求如下:a)自并网点电压跌落的时刻起,动态容性无功电流控制的响应滞后时间不大于30ms,且在电压故障期间持续注入容性无功电流;b)注入动态容性无功电流应实时跟踪并网点电压变化,并满足式(1)要求:(1)式中:UT——储能系统并网点电压标幺值;IN——储能系统额定电流。B.3当储能系统并网点发生两相短路或单相接地短路故障时,储能系统宜注入容性无功电流支撑电压恢复。11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储大全
已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全储能资料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