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36280《电力储能用铅炭电池》征求意见稿VIP专享VIP免费

1
ICS 27.180
CCS F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3628020XX
代替GB/T 36280-2018
电力储能用铅炭电
Lead-carbon battery for electrical energy storage
20XX-XX-XX 实施
(征求意见稿)
目次
................................................................................ 2
1 范围 ................................................................................ 3
2 规范性引用文 ...................................................................... 4
3 术语、定义和符号 .................................................................... 4
4 规格 ................................................................................ 5
5 技术要求 ............................................................................ 6
6 试验方法 ........................................................................... 10
7 检验规则 ........................................................................... 30
8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 28
附录 A (资料性) 试验数据记录表 ..................................................... 29
3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代替GB/T 36280-2018《电力储能用铅炭电池》。与GB/T 36280-2018 相比,除结构调整和
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删除了部分术语和定义(见 3.1)。
——修改了部分符号(3.2)。
——在规格中增加了电池类型的信息(见 4)。
——将技术要求划分为正常工作条件外观及力学性能、电性能、环境适应性、耐久性安全性能
(见 5)。
——增加了力学性能技术要求(见 5.2.3)。
——修改了初始充放电能量技术要求(见 5.3.1)。
——增加了功率特征及出力曲线和试验方法(见 5.3.26.4.2)。
——增加了过载充放电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见 5.3.36.4.3)。
——修改了能量保持能力要求和试验方法(5.3.46.4.4)。
——增加了高温高湿要求和试验方法(见 5.4.16.5.1)。
——增加了低温要求和试验方法(5.4.26.5.2)。
——增加了高海拔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见 5.4.36.5.3)。
——增加了盐雾要求和试验方法(5.4.46.5.4)。
——修改了循环性能要求(见 5.5.1)。
——增加了短路要求和试验方法(见5.6.1.56.7.2.1)。
——修改了抗机械破损能力为跌落性能要求(见5.6.2.1)。
——修改了气体析出量性能要求(见5.6.3.3)。
——修改了阻燃能力性能要求(见5.6.3.4)。
——增加了电池簇安全保护功能要求和试验方法(5.6.46.8)。
——删除了大功率放电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修改了试验环境、试验装置(6.16.2)。
——增加了安全措施(6.3)。
——在试验准备中增加试验样品、试验线路连接及试验参数设定的要求(见6.2.16.2.26.2.3)。
——检验分类和检验项目(见7.1)。
——增加了抽样检验、随机文件的内容(见7.4)。
——修改了贮存要求(8.4)。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电力储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550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 36280-2018
1ICS27.180CCSF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36280—20XX代替GB/T36280-2018电力储能用铅炭电池Lead-carbonbatteryforelectricalenergystorage20XX-XX-XX发布20XX-XX-XX实施(征求意见稿)目次前言................................................................................21范围................................................................................32规范性引用文件......................................................................43术语、定义和符号....................................................................44规格................................................................................55技术要求............................................................................66试验方法...........................................................................107检验规则...........................................................................308标志、包装、运输、贮存.............................................................28附录A(资料性)试验数据记录表.....................................................293前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代替GB/T36280-2018《电力储能用铅炭电池》。与GB/T36280-2018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删除了部分术语和定义(见3.1)。——修改了部分符号(见3.2)。——在规格中增加了电池类型的信息(见4)。——将技术要求划分为正常工作条件、外观及力学性能、电性能、环境适应性、耐久性、安全性能(见5)。——增加了力学性能技术要求(见5.2.3)。——修改了初始充放电能量技术要求(见5.3.1)。——增加了功率特征及出力曲线和试验方法(见5.3.2、6.4.2)。——增加了过载充放电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见5.3.3、6.4.3)。——修改了能量保持能力要求和试验方法(见5.3.4、6.4.4)。——增加了高温高湿要求和试验方法(见5.4.1、6.5.1)。——增加了低温要求和试验方法(见5.4.2、6.5.2)。——增加了高海拔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见5.4.3、6.5.3)。——增加了盐雾要求和试验方法(见5.4.4、6.5.4)。——修改了循环性能要求(见5.5.1)。——增加了短路要求和试验方法(见5.6.1.5、6.7.2.1)。——修改了抗机械破损能力为跌落性能要求(见5.6.2.1)。——修改了气体析出量性能要求(见5.6.3.3)。——修改了阻燃能力性能要求(见5.6.3.4)。——增加了电池簇安全保护功能要求和试验方法(见5.6.4、6.8)。——删除了大功率放电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修改了试验环境、试验装置(见6.1、6.2)。——增加了安全措施(见6.3)。——在试验准备中增加试验样品、试验线路连接及试验参数设定的要求(见6.2.1、6.2.2、6.2.3)。——检验分类和检验项目(见7.1)。——增加了抽样检验、随机文件的内容(见7.4)。——修改了贮存要求(见8.4)。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本文件由全国电力储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50)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T36280-2018。电力储能用铅炭电池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电力储能用铅炭电池的规格、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电力储能用铅炭电池的设计、制造、试验、检测、运行、维护和检修。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2408塑料燃烧性能的测定水平法和垂直法DL/T2528电力储能基本术语GB/T2828.1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3术语、定义和符号3.1术语和定义DL/T252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1初始化充电initialcharge在规定条件下,电池放电至放电截止电压后,再充电至充电截止电压的过程。3.1.2初始化放电initialdischarge在规定条件下,电池充电至充电截止电压后,再放电至放电截止电压的过程。3.1.3过载充放电overloadchargeanddischarge在规定条件下,以高于额定功率的条件对电池进行充放电的过程。3.1.4起火fire电池任何部位发生持续燃烧的现象,不包括火花、闪燃及拉弧。3.1.5爆炸explosion电池壳体破裂,伴随剧烈响声,且有固体物质等主要成分抛射。53.1.6漏液leakage电池内部液体泄漏到电池外部的现象。3.1.7气体析出量gasevolutionquantity电池在过充电条件下对外排放的气体量。3.1.8防爆能力explosion-proofability电池在过充电条件下,安全阀装置阻止外部火源点燃内部气体的能力。3.1.9耐接地短路能力earthingshortcircuitresistance电池在特殊工作方向时,耐受电解液泄漏所产生接地短路电流的能力。3.1.10材料阻燃能力flameretardantabilityofmaterial电池槽、盖受明火灼烧的能力。3.1.11热失控敏感性sensitivityofthermalrunaway电池在过压充电条件下,对充电电流和温度的感应能力。3.2符号下列符号适用于本文件。n:电池的额定充放电小时率,其数值等于额定放电能量/额定放电功率。Prc4:4小时率额定充电功率,电池单体的单位为W,电池簇、电池阵列的单位为kW或MW。Prd4:4小时率额定放电功率,电池单体的单位为W,电池簇、电池阵列的单位为kW或MW。Erc4:4小时率额定充电能量,电池单体的单位为W²h,电池簇、电池阵列的单位为kW²h或MW²h。Erd4:4小时率额定放电能量,电池单体的单位为W²h,电池簇、电池阵列的单位为kW²h或MW²h。Eic4:4小时率初始充电能量,电池单体的单位为W²h,电池簇、电池阵列的单位为kW²h或MW²h。Eid4:4小时率初始放电能量,电池单体的单位为W²h,电池簇、电池阵列的单位为kW²h或MW²hη4:4小时率额定功率充放电能量效率,用百分数表示。Prcn:n小时率额定充电功率,电池单体的单位为W,电池簇、电池阵列的单位为kW或MW。Prdn:n小时率额定放电功率,电池单体的单位为W,电池簇、电池阵列的单位为kW或MW。Ercn:n小时率额定充电能量,电池单体的单位为W²h,电池簇、电池阵列的单位为kW²h或MW²h。Erdn:n小时率额定放电能量,电池单体的单位为W²h,电池簇、电池阵列的单位为kW²h或MW²h。Eicn:n小时率初始充电能量,电池单体的单位为W²h,电池簇、电池阵列的单位为kW²h或MW²h。Eidn:n小时率初始放电能量,电池单体的单位为W²h,电池簇、电池阵列的单位为kW²h或MW²h。ηn:n小时率额定功率充放电能量效率,用百分数表示。Talm:电池单体告警温度,单位为℃。Tptc:电池单体保护温度,单位为℃。Unom:标称电压,单位为V。4规格电力储能用铅炭电池的规格的标识应符合下列规则:EES-PbC-ClassV-Prcn-Prdn-Ercn-Erdn-manufacturer厂家编码和型号额定放电能量额定充电能量额定放电功率额定充电功率标称电压产品层级(单体/电池簇)铅炭电池电力储能用示例1:电力储能用,铅炭电池单体,标称电压2V,额定充电功率250W,额定放电功率250W,额定充电能量1130W²h,额定放电能量1000W²h,标识为:EES-PbC-Cell2V-250W-250W-1130W²h-1000W²h-³³³³³³(例:NDRC1000Ah)。示例2:电力储能用,铅炭电池簇,标称电压640V,额定充电功率80kW,额定放电功率80kW,额定充电能量372kW²h,额定放电能量320kW²h,标识为:EES-PbC-Cluster640V-80kW-80kW-372kW²h-320kW²h-³³³³³³(例:NDRC1000Ah)。5技术要求5.1正常工作环境电池正常工作环境应满足下列要求:a)工作环境温度:15℃~35℃;b)相对湿度:≤95%,无凝露;c)按海拔高度分为≤3000m和>3000m两档;d)空气中不应含有影响正常工作的沙尘及具有导电性、腐蚀性、爆炸性的颗粒和气体;e)无震动冲击,垂直倾斜度≤5°。5.2外观及力学性能5.2.1外观5.2.1.1电池单体外观应无变形、漏液及裂纹,表面应干燥、无损伤,且规格、警示等标识清晰、正确;正负极无锈蚀,极性标识正确、清晰。5.2.1.2电池簇外观应无变形及裂纹,表面应干燥、无损伤,排列整齐、连接可靠,且规格、警示等标识清晰、正确;正负极柱无锈蚀,极性标识正确、清晰。75.2.2外型尺寸和质量5.2.2.1电池单体外形尺寸相对于标称值的偏差不应大于±2mm。质量相对于标称值的偏差不应大于±2%。5.2.2.2电池簇电池簇外形尺寸相对于标称值的偏差不应大于±10mm。5.2.3力学性能5.2.3.1电池簇电池簇应具备一定的结构强度,应能满足全寿命周期正常使用要求。5.3电性能5.3.1初始充放电能量5.3.1.1电池单体电池单体在(25±2)℃及额额定功率条件下初始充放电能量应符合下列要求:a)初始充电能量不应小于额定充电能量;b)初始放电能量不应小于额定放电能量;c)能量效率不应小于88%。d)初始充电能量的极差平均值不应大于初始充电能量平均值的5.0%;e)初始放电能量的极差平均值不应大于初始放电能量平均值的5.0%。5.3.1.2电池簇电池簇在(25±5)℃及额定功率条件下初始充放电能量应符合下列要求:a)初始充电能量不应小于额定充电能量;b)初始放电能量不应小于额定放电能量;c)能量效率不应小于88%。5.3.2功率特性及出力曲线电池单体在(25±2)℃条件下功率特性及出力曲线应满足下列要求:a)不同充放电功率下实测的充电能量不应低于该功率下的充电能量保证值;b)不同充放电功率下实测的放电能量不应低于该功率下的放电能量保证值;c)提供电池单体功率特性及出力曲线。5.3.3过载充放电性能电池单体在(25±2)℃条件下过载充放电性能应满足下列要求:a)2Prc4、2Prd4条件下充电能量相对于Prc4、Prd4条件下充电能量的能量保持率不应小于80.0%;b)2Prc4、2Prd4条件下放电能量相对于Prc4、Prd4条件下放电能量的能量保持率不应小于80.0%;c)2Prc4和2Prd4条件下能量效率不应小于80.0%。5.3.4能量保持与恢复能力5.3.4.1室温能量保持与恢复能力电池单体初始化充电后在(25±2)℃条件下贮存28天时能量保持与能量恢复能力应满足下列要求:a)能量保持率不应小于95.0%;b)充电能量恢复率不应小于97.0%;c)放电能量恢复率不应小于97.0%。5.3.4.2高温能量保持与恢复能力电池单体初始化充电后在(45±2)℃条件下贮存7天时能量保持与能量恢复能力应满足下列要求:a)能量保持率不应小于90.0%;b)充电能量恢复率不应小于95.0%;c)放电能量恢复率不应小于95.0%。5.3.5一致性5.3.5.1电压一致性电池簇在额定功率条件下电压一致性应符合下列要求:a)电池簇开路时,2V电池单体之间电压差值不应大于30mV,12V电池之间电压差值不应大于100mV;b)电池簇放电时,2V电池单体之间电压差值不应大于200mV,12V电池之间电压差值不应大于600mV。5.3.5.2温度一致性电池簇在额定功率条件下充放电过程中电池之间正、负极柱温度的温差不应大于10℃。5.3.6.低温充放电性能电池单体在(-0±2)℃及额定功率条件下低温充放电性能应符合下列要求:a)(-0±2)℃温度下的充电能量不应小于初始充电能量的75%;b)(-0±2)℃温度下的放电能量不应小于初始放电能量的80%。5.3.7高温充放电性能电池单体在(45±2)℃及额定功率条件下高温充放电性能应符合下列要求:a)(45±2)℃温度下的充电能量不应小于初始充电能量的96%;b)(45±2)℃温度下的放电能量不应小于初始放电能量的96%。5.4环境适应性5.4.1高温高湿电池单体初始化充电后在高温高湿条件贮存3天后,外壳应无破裂现象、膨胀、漏液、极柱无锈蚀现象。注:5.4.1适用于非海洋性气候条件下的应用场合。5.4.2低温电池单体初始化充电后在-40℃条件贮存3天后,外壳应无破裂现象、膨胀、漏液、极柱无锈蚀现象。5.4.3高海拔性能5.4.3.1高海拔初始充放电性能电池单体高海拔初始充放电能量应满足5.3.1.1要求。95.4.3.2高海拔绝缘性能按标称电压计算,电池簇正极与外部裸露可导电部分之间、电池簇负极与外部裸露可导电部分之间的绝缘电阻均不应小于1000Ω/V。5.4.3.3高海拔耐压性能在电池簇正极与外部裸露可导电部分之间、电池簇负极与外部裸露可导电部分之间施加相应的电压,不应发生击穿或闪络现象。5.4.4盐雾电池单体初始化充电后经喷雾-贮存循环后,外壳应无破裂现象,不应漏液、不应起火、不应爆炸。注:5.4.4适用于海洋性气候条件的应用场合。5.5耐久性5.5.1循环性能电池单体在(25±2)℃及额定功率条件下循环性能应满足下列三条中的一条:a)当循环200次时放电能量不应小于额定放电能量125%;b)当循环1000次时放电能量不应小于额定放电能量110%;c)当循环2000次时放电能量不应小于额定放电能量100%;5.6安全性能5.6.1电气安全性能5.6.1.1绝缘性能按标称电压计算,电池簇正极与外部裸露可导电部分之间和电池簇负极与外部裸露可导电部分之间绝缘性能均不应小于2000Ω/V。5.6.1.2耐压性能在电池簇正极与外部裸露可导电部分之间、电池簇负极与外部裸露可导电部分之间施加相应的电压,不应发生击穿或闪络现象。5.6.1.3过充电电池单体初始化充电后以0.25Prc4功率连续充电160h,不应鼓胀、冒烟、起火、爆炸、漏液。5.6.1.4过放电电池单体初始化充电后以0.8Prd4功率放电30d,不应鼓胀、冒烟、起火、爆炸、漏液。5.6.1.5短路2V电池单体初始化充电后以(1.0±0.1)mΩ线阻外部短路10min条件下,不应起火、不应爆炸。12V电池单体初始化充电后以(20±0.1)mΩ线阻外部短路10min条件下,不应起火、不应爆炸。5.6.1.6耐接地短路能力电池单体初始化充电后,在端子和金属铅带或导电胶带铝箔间施加110±10V直流电源下并连续恒压充电30天,不应有腐蚀、烧灼迹象及槽盖的碳化。5.6.2机械安全性能5.6.2.1跌落电池单体初始化充电后,在规定的高度下跌落,电池槽体不应有破损及漏液。5.6.3热安全性能5.6.3.1热失控敏感性电池单体初始化充电后以恒定电压充电168h过程中,电池单体的温度≤60℃,每24h之间电流的增长率△I≤50%。5.6.3.2防爆能力电池单体初始化充电后过充电1h,当外遇明火时不应发生燃烧或爆炸。5.6.3.3气体析出量电池单体初始化充电后以恒定电压充电24h,在继续充电条件下收集气体48小时,平均每瓦时•小时对外释放出的气体量Ge在标准状态下应≤1.2mL。5.6.3.4阻燃能力电池单体的电池槽、电池盖的阻燃能力应符合GB/T2408中HB级材料(水平级)和V-0级材料(垂直级)的要求。5.6.4安全保护功能电池簇应具有针对电池单体及电池簇的安全保护功能,当发生过充、过放、过流、过温、短路、绝缘电阻异常等故障时,应发出告警信号,执行相应保护动作。6试验方法6.1.试验环境除另有规定外,试验环境应符合下列要求:a)试验应在温度(25±2)℃环境中进行;b)试验应在相对湿度≤90%,f)海拔高度:≤3000m。注:海拔高度超过3000m,采用真空试验箱或等同高海拔环境。6.2试验装置6.2.1测量仪器测量仪器应满足下列要求:a)尺寸测量范围5mm~1000mm时最大允许误差为±0.07mm,测量范围大于1m时最大允许误差为±1mm;b)重量测量范围0kg~50kg时最大允许误差为±5g,测量范围50kg~60kg时最大允许误差为±10g,测量范围60kg~100kg时最大允许误差为±0.1kg,测量范围100kg~200kg时最大允许误差为±0.2kg;大于200kg时最大允许误差为0.5kg。c)温湿度计温度测量最大允许误差±1℃,湿度测量最大允许误差±5%;11d)数据采集记录仪温度测量范围最大允许误差为±1℃;e)时间测量最大允许误差为±0.1s。6.2.2充放电设备充放电设备应满足下列要求:a)电压测量最大允许误差为满量程的±0.1%;b)电流控制最大允许误差为满量程的±0.1%;c)功率控制最大允许误差为满量程的±0.1%;6.2.3环境模拟装置环境模拟装置应满足下列要求:a)温度最大允许误差为±2℃;b)温度波动度≤±0.5℃;c)温度均匀度≤2℃;d)湿度最大允许误差为±3%。6.2.4绝缘耐压试验装置绝缘耐压试验装置应满足下列要求:a)电压输出最大允许误差为满量程的±2%;b)绝缘电阻测量范围在10GΩ~50GΩ之间最大允许误差为±15%、测量范围在1GΩ~9.999GΩ之间最大允许误差为±5%、测量范围在0.05MΩ~999.9MΩ之间最大允许误差为±2%。6.2.5短路试验装置短路试验装置的短路电阻测量范围10mΩ及以下最大允许误差为±0.07mΩ,10mΩ~30mΩ最大允许误差为±0.1mΩ。6.2.6跌落试验装置跌落试验台应能满足电池跌落对台面的冲击,能承受最大150kg的重物,跌落高度应满足10mm-200mm范围。6.2.7低气压试验装置低气压试验装置气压控制最大允许误差为±0.3kPa。6.2.8盐雾试验装置盐雾试验装置应满足下列要求:a)温度最大允许误差±2℃;b)喷雾量:1~2ml/(80cm2²h)可调。6.2.7耐接地短路试验装置a)直流电源电压应在110V±10V范围内;b)金属铅带或导电胶带铝箔的电阻不应大于0.5Ω;c)电流表最大允许误差为满量程的±1%。6.3安全措施a)试验前应制定安全措施;b)试验场地应具备完善的消防和应急措施;c)试验人员应配备个人防护用具。6.4试验准备6.4.1试验样品准备试验样品准备应符合下列要求:a)样品数量应满足测试需求;b)样品直接与测试设备连接的,样品正负极应有螺栓孔,与测试设备连接部分应能承受过载试验中最大电流,短路测试过程中样品连接部分熔断,判定为试验正常结束;c)电池簇样品与测试设备连接部分应能承受电性能试验中最大电流;d)电池簇在进行电气性能试验时,应将试验装置与电池的高压、低压装置连接,开启电池的被动保护功能,电、热管理装置可根据需要工作;e)电池簇在进行安全性能试验时,附加的主动保护线路或装置应在试验前断开或除去;f)试验装置应检测和控制电池的工作状态和电压、电流等工作参数;6.4.2试验线路连接6.4.2.1电池单体除另有规定外,电池单体试验线路连接应按下列步骤进行:a)根据样品电压和功率范围选择充放电设备;b)根据试验温度、湿度要求及样品尺寸选择环境模拟装置;c)将样品放置于环境模拟装置;d)将试验样品正负极通过连接线与充放电设备连接,形成充放电回路;e)将充放电设备的数据采样线连接到电池单体电压和温度采样点,温度采样点应布置在电池外表面面积较大的平面,连接方式如图1所示。图1电池单体连接示意图6.4.2.2电池簇除另有规定外,电池簇试验线路连接应按下列步骤进行:a)根据试验样品电压和功率范围选择充放电设备;b)将试验样品正负极连接线与充放电设备连接,形成充放电回路;c)将充放电设备的数据采样线连接到电池簇电压;d)使用数据采集仪核查电池管理系统采集电池单体电压和电池单体温度准确度(单体电压测量误差不应大于±0.3%,温度测量误差不大于±2℃);e)将充放电设备与电池管理系统连接,连接方式如图2所示13图2电池簇连接示意图6.4.3试验参数设定电池单体、电池簇的试验参数按照表1进行设定。表1电池试验参数设定表样品类型试验参数试验参数设定要求电池单体电压和温度限值与电池单体技术规格数据记录表中信息一致充放电截止电压范围<充放电告警电压范围≤充放电保护电压范围预警温度≤告警温度≤保护温度电流保护值>电池单体技术规格数据记录表中最大持续充放电电流值电池簇电压限值与电池簇技术规格数据记录表中信息一致充电电压限值≤电池单体充电电压限值³电池簇中电池串联个数放电电压限值≥电池单体放电电压限值³电池簇中电池串联个数充放电截止电压范围<充放电告警电压范围≤充放电保护电压范围额定充放电功率≤电池单体型式检验报告中额定充放电功率³电池簇中电池单体个数额定充放电能量≤电池单体型式检验报告中额定充放电能量³电池簇中电池单体个数注:电压限值包括充放电截止电压、充放电告警电压、充放电保护电压,温度限值包括预警温度,告警温度,保护温度;其中充放电截止电压为正常运行工作电压,储能电池在正常运行工作电压范围不应受到告警、保护等干扰。6.4.4初始化充放电6.4.4.1初始化充电电池在额定功率条件下初始化充电应按照下列步骤进行:a)电池单体在额定功率条件下初始化充电1)在(25±2)℃温度下搁置5h;2)以Prd4额定放电功率放电至电池单体的放电截止电压,静置10min;3)以Prc4额定充电功率充电至规定的电池单体的充电截止电压,静置10min。b)电池簇在额定功率条件下初始化充电1)在(25±2)℃温度下搁置5h;2)以Prd4额定放电功率放电至任一电池单体或电池簇的放电截止电压,静置10min;3)以Prc4额定充电功率充电至规定的任一电池单体或电池簇的充电截止电压,静置10min。6.4.4.2初始化放电电池在额定功率条件下初始化放电应按照下列步骤进行:a)电池单体在额定功率条件下初始化放电1)在(25±2)℃温度下搁置5h;2)以Prc4额定充电功率充电至规定的电池单体的充电截止电压,静置10min;3)以Prc4额定放电功率放电至电池单体的放电截止电压,静置10min。b)电池簇在额定功率条件下初始化放电1)在(25±2)℃温度下搁置5h;2)以Prc4额定充电功率充电至规定的任一电池单体或电池簇的充电截止电压,静置10min;3)以Prc4额定放电功率放电至任一电池单体或电池簇的放电截止电压,静置10min。6.4.5试验数据记录试验数据记录应符合下列要求:a)试验开始前,应参见附录A电池技术规格数据记录表记录试验样品信息;b)试验过程中,除另有规定外,试验装置设定的数据采样周期不应大于预估的每个试验步骤的充电或放电时间的1%;c)试验结束后,应参见附录A电池试验数据记录表记录试验的过程数据和结果数据;d)检测报告内容应详实准确,且检测依据明确。应包含电池规格信息及试验参数设定信息,应包含标准要求记录的所有过程数据和结果数据。6.5外观及力学性能试验6.5.1外观检验6.5.1.1电池单体电池单体外观检验按照下列步骤进行:a)在良好的光线条件下,用目测法检验电池单体的外观;b)记录检验结果,电池单体标识信息应与电池单体技术规格信息一致。6.5.1.2电池簇电池簇外观检验按照下列步骤进行:a)在良好的光线条件下,用目测法检验电池簇的外观;b)电池簇标识信息应与电池簇技术规格数据表中信息一致,电池簇铭牌中的相关信息应与电池簇技术规格数据记录表中信息一致;电池簇堆垛方式应与最终供货形态一致;b)记录检验结果。6.5.2外型尺寸及质量检查6.5.2.1电池单体6.5.2.1.1电池单体外形尺寸和质量测量按照下列步骤进行:a)用量具测量电池单体的外形尺寸,外形尺寸为电池单体的最大尺寸(包含极柱,不包含可弯折极耳及便于测试外加连接件的尺寸);b)用衡器测量电池单体的质量,质量为电池单体的质量(不包括便于测试外加连接件的质量);d)记录测量结果,尺寸选取最大值作为试验结果,同表称值对比。6.5.2.1.2计算尺寸偏差=(尺寸测量值-附表A.1中尺寸)/附表A.1中尺寸³100%;计算质量偏差=(质量测量值-附表A.1中质量)/附表A.1中质量³100%。6.5.2.2电池簇电池簇外形尺寸测量按照下列步骤进行:a)用量具测量电池簇的外形尺寸,外形尺寸为电池簇的最大投影尺寸(生产单位应提供外形尺寸图,并对具体测量位置进行标注);b)计算尺寸偏差=(尺寸测量值-附表A9中尺寸数据)/附表A.9中尺寸数据³100%。6.6电性能试验156.6.1初始充放电能量试验6.6.1.1电池单体6.6.1.1.1电池单体在(25±2)℃额定功率条件下初始充放电能量试验按照下列步骤进行:a)按照6.4.2.1要求将电池单体放置于环境模拟装置内并与充放电设备连接;b)按照6.4.4.2进行电池单体额定功率初始化放电;c)电池单体以Prc4恒功率充电至电池单体的充电截止电压,记录初始充电能量、初始充电时间;d)静置10min;e)电池单体以Prd4恒功率放电至电池单体的放电截止电压,记录初始放电能量、初始放电时间;f)静置10min;g)重复步骤c)~f)2次。6.6.1.1.2分别计算每个样品每次初始充电能量与额定充电能量的比值、初始放电能量与额定放电能量的比值、计算初始放电能量与初始充电能量的比值作为能量效率;6.6.1.1.3计算所有样品的初始充电能量的平均值、初始放电能量的平均值、能量效率的平均值、充电能量的极差及平均值、放电能量的极差及平均值;计算充电能量的极差平均值占所有测试样品充电能量平均值的百分比、放电能量的极差平均值占所有测试样品初始放电能量平均值的百分比。6.6.1.1.4能量效率、能量效率平均值、极差平均值均应满足5.3.1.1要求。6.6.1.2电池簇6.6.1.2.1在(25±2)℃下,电池簇初始充放电能量试验按照下列步骤进行:a)按照6.4.2.2要求将电池簇与充放电设备连接;b)按照6.4.4.2进行电池簇额定功率初始化放电;c)电池簇以Prc4恒功率充电至任一单体或电池簇的充电截止电压,记录初始充电能量、充电时间、电池单体的电压、电池单体的温度;d)静置1h;e)电池簇以Prd4恒功率放电至任一单体或电池簇的放电截止电压,记录初始放电能量、放电时间、电池单体的电压、电池单体的温度;f)静置1h;g)重复步骤c)~f)2次;6.6.1.2.2分别计算每次初始充电能量与额定充电能量的比值、初始放电能量与额定放电能量的比值、计算初始放电能量与初始充电能量的比值作为能量效率;6.6.1.2.3能量效率应满足5.3.1.2要求,电压一致性及温度一致性应满足5.3.5要求。6.6.2功率特性及出力曲线试验6.6.2.1电池单体功率特性及出力曲线试验在初始充放电能量试验结束后按照下列步骤进行:a)电池单体以95%Prd4恒功率放电至电池单体的放电截止电压;b)静置10min;c)电池单体以95%Prc4恒功率充电至电池单体的充电截止电压,记录充电能量、充电时间;d)静置10min;e)电池单体以95%Prd4恒功率放电至电池单体的放电截止电压,记录放电能量、放电时间;f)静置10min;g)按照步骤a)~f)重复试验,恒功率充放电值由95%额定功率开始,每次以5%额定功率步长递减,至5%额定功率结束;6.6.2.2计算每次放电能量与充电能量的比值作为能量效率;6.6.2.3以额定功率的百分数为横轴、以充放电能量及能量效率为纵轴,根据上述数据绘制电池单体功率特性及出力曲线图,取6.6.1.1试验中充电能量放电能量与能量效率为额定充放电功率下的充电能量、放电能量与能量效率;6.6.2.4充放电能量、能量效率、出力曲线应满足5.3.2要求。6.6.3过载充放电性能试验6.6.3.1在(25±2)℃下,电池单体过载充放电性能试验按照下列步骤进行:a)按照6.4.2.1要求将电池单体放置于环境模拟装置内并与充放电设备连接;b)按照6.4.4.2进行电池单体额定功率初始化放电;c)电池单体以Prc4恒功率充电至电池单体的充电截止电压,记录充电能量、充电时间;d)静置10min;e)电池单体以Prd4恒功率放电至电池单体的放电截止电压,记录放电能量、放电时间;f)静置10min;g)电池单体以2Prc4恒功率充电至电池单体的充电截止电压,记录充电能量、充电时间;h)静置10min;i)电池单体以Prc4恒功率充电至电池单体的充电截止电压,记录充电能量、充电时间;j)静置10min;k)电池单体以2Prd4恒功率放电至电池单体的放电截止电压,记录放电能量、放电时间;l)静置10min;m)电池单体以Prd4恒功率放电至电池单体的放电截止电压,记录放电能量、放电时间;n)静置10min;o)电池单体以2Prc4恒功率充电至电池单体的充电截止电压,记录充电能量、充电时间;p)静置10min;q)电池单体以2Prd4恒功率放电至电池单体的放电截止电压,记录放电能量、放电时间。6.6.3.2根据步骤c)、g)的数据计算2Prc4条件下充电能量相对于Prc4条件下充电能量的能量保持率;6.6.3.3根据步骤e)、k)的数据计算2Prd4条件下放电能量相对于Prd4条件下放电能量的能量保持率;6.6.3.4根据步骤o)、q)的数据计算2Prc4和2Prd4条件下的能量效率;6.6.3.5充放电能量保持率、能量效率应满足5.3.3要求。6.6.4能量保持与恢复能力试验6.6.4.1室温能量保持与恢复能力试验6.6.4.1.1用3只电池单体进行试验,电池单体室温能量保持能力试验按照下列步骤进行:a)按照6.4.2.1要求将电池单体放置于环境模拟装置内并与充放电设备连接;b)按照6.4.4.1进行电池单体额定功率初始化充电;c)电池单体在(25±2)℃下储存28d;d)在(25±2)℃下,电池单体以Prd4恒功率放电至电池单体的放电截止电压,记录放电能量为保持能量;e)静置10min;f)在(25±2)℃下,电池单体以Prc4恒功率充电至电池单体的充电截止电压,记录充电能量为充电恢复能量;g)静置10min;h)在(25±2)℃下,电池单体以Prd4恒功率放电至电池单体的放电截止电压;记录放电能量为放电恢复能量;6.6.4.1.2计算保持能量相对于该样品6.6.1.1试验中初始放电能量结果的能量保持率;176.6.4.1.3计算充电恢复能量相对于该样品6.6.1.1试验中初始充电能量结果的能量恢复率;计算放电恢复能量相对于该样品6.6.1.1试验中初始放电能量结果的能量恢复率;6.6.4.1.4放电能量保持率、充放电能量恢复率应满足5.3.4.1要求。6.6.4.2高温能量保持与恢复能力试验6.6.4.2.1用3只电池单体进行试验,电池单体高温能量保持能力试验按照下列步骤进行:a)按照6.4.2.1要求将电池单体放置于环境模拟装置内并与充放电设备连接;b)按照6.4.4.1进行电池单体额定功率初始化充电;c)电池单体在(45±2)℃下储存7d;d)电池单体在(25±2)℃温度下搁置24h;e)在(25±2)℃下,电池单体以Prd4恒功率放电至电池单体的放电截止电压,记录放电能量为保持能量;f)静置10min;g)在(25±2)℃下,电池单体以Prc4恒功率充电至电池单体的充电截止电压,记录充电能量为充电恢复能量;h)静置10min;i)在(25±2)℃下,电池单体以Prd4恒功率放电至电池单体的放电截止电压;记录放电能量为放电恢复能量;6.6.4.2.2计算保持能量相对于该样品6.6.1.1试验中初始放电能量结果的能量保持率;6.6.4.2.3计算充电恢复能量相对于该样品6.6.1.1试验中初始充电能量结果的能量恢复率;计算放电恢复能量相对于该样品6.6.1.1试验中初始放电能量结果的能量恢复率;6.6.4.2.4放电能量保持率、充放电能量恢复率应满足5.3.4.2要求。6.6.5低温充放电性能试验6.6.5.1低温充电性能试验6.6.5.1.1用3只电池单体进行试验,电池单体低温充电性能试验按照下列步骤进行:a)按照6.4.2.1要求将电池单体放置于环境模拟装置内并与充放电设备连接;b)按照6.4.4.1进行电池单体额定功率初始化放电;c)电池单体在(0±2)℃温度下搁置20h;d)在(0±2)℃温度下,电池单体以Prc4额定充电功率充电至规定的电池单体的充电截止电压;e)记录步骤d)的充电能量、充电时间;6.6.5.1.2计算充电能量相对于初始充电能量的能量保持率。6.6.5.2低温放电性能试验6.6.5.2.1用3只电池单体进行试验,电池单体低温放电性能试验按照下列步骤进行:a)按照6.4.2.1要求将电池单体放置于环境模拟装置内并与充放电设备连接;b)按照6.4.4.1进行电池单体额定功率初始化充电;c)电池单体在0℃±2℃温度下搁置20h;d)在(0±2)℃温度下,电池单体以Prd4额定放电功率放电至电池单体的放电截止电压;e)记录步骤d)的放电能量、放电时间;6.6.5.2.2计算放电能量相对于初始放电能量的能量保持率。6.6.6.高温充放电性能试验6.6.6.1高温充电性能试验6.6.6.1.1用3只电池单体进行试验,电池单体高温充电性能试验按照下列步骤进行:a)按照6.4.2.1要求将电池单体放置于环境模拟装置内并与充放电设备连接;b)按照6.4.4.1进行电池单体额定功率初始化放电;c)电池单体在(45±2)℃温度下搁置5h;d)在(45±2)℃温度下,电池单体以Prc4额定充电功率充电至规定的电池单体的充电截止电压;e)记录步骤d)的充电能量、充电时间;6.6.6.1.2计算充电能量相对于初始充电能量的能量保持率。6.6.6.2高温放电性能试验6.6.6.2.1用3只电池单体进行试验,电池单体高温放电性能试验按照下列步骤进行:a)按照6.4.2.1要求将电池单体放置于环境模拟装置内并与充放电设备连接;b)按照6.4.4.1进行电池单体额定功率初始化充电;c)电池单体在(45±2)℃温度下搁置5h;d)在(45±2)℃温度下,电池单体以Prd4额定放电功率放电至电池单体的放电截止电压;e)记录步骤d)的放电能量、放电时间;6.6.6.2.2计算放电能量相对于初始放电能量的能量保持率。6.7环境适应性试验6.7.1高温高湿试验6.7.1.1电池单体高温高湿试验按照下列步骤进行:a)按照6.4.4.1进行电池单体额定功率初始化充电;b)将电池单体放入湿热箱中,在温度为(50±2)℃、相对湿度为(93±3)%的条件下贮存3d;c)观察1h;6.7.1.2.记录试验结果,并记录是否有外壳破裂、膨胀、漏液、极柱无锈蚀现象。注:此试验适用于非海洋性气候条件下的应用场合。6.7.2低温试验6.7.2.1电池单体低温试验按照下列步骤进行:a)按照6.4.4.1进行电池单体额定功率初始化充电;b)将电池单体放入低温箱中,在温度为(-40±2)℃的条件下贮存3d;c)观察1h;6.7.2.2.记录试验结果,并记录是否有外壳破裂、膨胀、漏液现象。6.7.3高海拔初始充放电性能试验6.7.3.1高海拔初始充放电性能试验6.7.3.1.1电池单体高海拔初始充放电性能试验按照下列步骤进行:a)将电池单体放入低气压箱中,将电池单体正负极通过低气压试验箱的转接接线柱与充放电机连接,将气压调节至57.7kPa(对应4500m),温度为(25±5)℃,静置6h;b)保持气压为57.7kPa;c)按照6.4.4.1进行电池单体额定功率初始化放电;d)电池单体以Prc4恒功率充电至电池单体的充电截止电压,记录初始充电能量、初始充电时19间;e)静置10min;f)电池单体以Prd4恒功率放电至电池单体的放电截止电压,记录初始放电能量、初始放电时间;g)静置10min;h)重复步骤c)~f)2次;i)恢复至正常大气压;6.7.3.1.2分别计算每个样品每次初始充电能量与额定充电能量的比值、初始放电能量与额定放电能量的比值、计算初始放电能量与初始充电能量的比值作为能量效率;6.7.3.1.3计算所有样品的初始充电能量的平均值、初始放电能量的平均值、能量效率的平均值、充电能量的极差及平均值、放电能量的极差及平均值;计算充电能量的极差平均值占所有测试样品充电能量平均值的百分比、放电能量的极差平均值占所有测试样品初始放电能量平均值的百分比。6.7.3.1.4能量效率、能量效率平均值、极差平均值均应满足5.4.3.1要求。6.7.3.2高海拔绝缘性能试验电池簇高海拔绝缘性能试验应在电池簇的具体应用地点进行测试。试验方法见6.9.1.1。6.7.3.3高海拔耐压性能试验电池簇高海拔耐压性能试验应在电池簇的具体应用地点进行测试。试验方法见6.9.1.2。6.7.4盐雾试验6.7.4.1电池单体盐雾试验按照下列步骤进行:a)按照6.4.4.1进行电池单体额定功率初始化充电;b)采用氯化钠(化学纯或分析纯)和蒸馏水(或去离子水)配置盐溶液,浓度为(5±0.1)%(质量分数),温度为(20±2)℃时,溶液的pH值应为6.5~7.2;c)将电池单体放入盐雾箱,在15℃~35℃下喷盐雾2h;d)喷雾结束后,将电池单体转移到湿热箱中贮存20h~22h,完成1次喷雾-贮存循环,湿热箱温度设定为(40±2)℃、相对湿度设定为(93±3)%;e)将步骤c)~d)共循环4次;f)将电池单体在温度为(23±2)℃、相对湿度为45%~55%的条件下贮存3d;g)将步骤c)~f)共循环4次;h)观察1h;6.7.4.2记录是否有外壳破裂、膨胀、漏液、冒烟、起火、爆炸现象。注:此试验适用于海洋性气候条件下的应用场合。6.8耐久性试验6.8.1循环寿命试验6.8.1.1用3只电池单体进行试验,在(25±2)℃温度下,电池单体循环性能试验按照下列步骤进行:a)电池单体以Prd4额定放电功率放电至电池单体的放电截止电压;b)电池单体以Prc4额定充电功率充电至规定的电池单体的充电截止电压,继续恒压充电,总充电时间为8h;c)电池单体以Prd4额定放电功率放电4h;d)重复步骤b)~c)99次,进入步骤e);e)电池单体以Prc4额定充电功率充电至规定的电池单体的充电截止电压,继续恒压充电,总充电时间为24h,进入步骤a);f)记录首次及每循环50次时步骤b)、c)的充电能量、放电能量;6.8.1.2计算每50次循环结束时的充电能量、放电能量相对于首次循环结束时的充电能量、放电能量的能量保持率及对应的能量效率;6.9安全性试验6.9.1电气安全性试验6.9.1.1绝缘性能试验6.9.1.1.1电池簇绝缘性能试验按照下列步骤进行:a)按照6.4.4.1进行电池单体额定功率初始化充电;b)将电池簇的正、负极与外部装置断开,如电池簇内部有接触器应将其处于吸合状态;如电池簇附带绝缘电阻监测系统,应将其关闭;对不能承受绝缘电压试验的元件,测量前应将其短接或拆除;c)按表2选择合适电压等级的绝缘电阻测量仪测试,试验电压施加部位应包括电池簇正极与外部裸露可导电部分之间和电池簇负极与外部裸露可导电部分之间;6.9.1.1.2记录试验的过程数据和结果数据。表2绝缘电阻测量仪电压等级电池簇最大工作电压UmaxV测量仪的电压等级VUmax<500500500≤Umax<10001000Umax≥100025006.9.1.2耐压性能试验6.9.1.2.1电池簇耐压性能试验按照下列步骤进行:a)按照6.4.4.1进行电池单体额定功率初始化充电;b)将电池簇的电源断开,主电路的开关和控制设备应闭合或旁路;对半导体器件和不能承受规定电压的元件,应将其断开或旁路;安装在带电部件和裸露导电部件之间的抗扰性电容器不应断开;试验开始时施加的电压不应大于规定值的50%,然后在几秒钟之内将试验电压平稳增加至规定的最大值并保持5s,记录试验的过程数据和结果数据;c)按下列条件试验:1)试验电压施加部位应包括电池簇正极与外部裸露可导电部分之间和电池簇负极与外部裸露可导电部分之间;2)可采用交流电压或等于规定交流电压峰值的直流电压进行试验,交流或直流试验电压有效值不应大于规定值的5%;3)交流电源应具有足够的功率以维持试验电压,可不考虑漏电流,此试验电压应为正弦波,且频率为45Hz~62Hz;6.9.1.2.2记录是否有击穿或闪络现象。表3试验电压值21电池簇最大工作电压UmaxV试验电压(交流耐压值)V试验电压(直流耐压值)VUmax≤601080153060<Umax≤30014202010300<Umax≤69019702800690<Umax≤80021203000800<Umax≤1000240033901000<Umax≤1500310043801500<Umax≤200038005370注:参考UL1741-2020.6.9.1.3过充电试验6.9.1.3.1电池单体过充电试验按照下列步骤进行:a)按照6.4.4.1进行电池单体额定功率初始化充电;b)电池单体以0.25Prc4功率再连续充电160h;6.9.1.3.2记录过程是否鼓胀、冒烟、起火、爆炸、漏液;6.9.1.4过放电试验6.9.1.4.1电池单体过放电试验按照下列步骤进行:a)按照6.4.4.1进行电池单体额定功率初始化充电;b)将电池输出端与一个电阻连接,电阻阻值应使电池初始放电功率达到0.8Prd4,保持30d;c)30d过度放电结束后,立即用规定的额定充电功率Prc4充电48h;6.9.1.4.2记录过程是否鼓胀、冒烟、起火、爆炸、漏液;6.9.1.5短路试验6.9.1.5.1电池单体短路试验按照下列步骤进行:a)按照6.4.4.1进行电池单体额定功率初始化充电;b)将电池单体正、负极经外部短路持续10min,2V电池单体外部线路电阻应为(1±0.1)mΩ;12V电池单体外部线路电阻应为(20±0.1)mΩ(外部线路电阻包含正负极连接处接触电阻及短路试验机电阻);c)观察1h;6.9.1.5.2记录是否有起火、爆炸现象。6.9.1.6耐接地短路能力试验6.9.1.6.1电池单体耐接地短路能力试验按照下列步骤进行:a)按照6.4.4.1进行电池单体额定功率初始化充电;b)以2.25V(2V)或13.5V(12V)电压进行恒压充电,将电池单体按图3所示方法连接到一个在端子与金属铅带或导电胶带铝箔间能施加110V±10V直流电压的回路中,试验电池单体水平放置,并使金属铅带或导电胶带铝箔保持接地状态,槽盖的封合处宜直接接触到金属铅带或铝箔;c)在干燥环境中直流电压的负极与电池单体的端子连接,正极与铝箔连接,接通电路并保持30d,每天记录一次对地短路电流值;6.9.1.6.2检查金属铅带或导电胶带铝箔和电池单体是否有渗液腐蚀、烧灼迹象以及槽盖的炭化区域,记录试验的过程数据和结果数据;图3接地短路试验6.9.2机械安全性能试验6.9.2.1跌落试验6.9.2.1.1电池单体跌落试验按照下列步骤进行:a)按照6.4.4.1进行电池单体额定功率初始化充电;b)按以下规定的高度向坚固、平滑的水泥地面以正立状态自由跌落二次;6.9.2.2检查电池单体是否破损及泄漏,记录试验的过程数据和结果数据;注:小于或等于50kg的电池单体跌落高度为100mm;大于50kg小于或等于100kg的电池单体跌落高度为50mm;大于100kg的电池单体跌落高度为25mm。6.9.3热安全性能试验6.9.3.1热失控敏感性试验6.9.3.1.1电池单体热失控敏感性试验按照下列步骤进行:a)按照6.4.4.1进行电池单体额定功率初始化充电;b)每个电池单体以2.45V(2V)或14.70V(12V)的恒定电压(不限流)连续充电168h;c)充电过程中每隔2h测记一次充电电流值和电池单体表面温度(测量点在端子部位),记录试验的过程数据和结果数据;6.9.3.1.2计算充电电流在任一24h之内的增长率△I和电池单体的温度值,当△I大于50%(例如由200mA增大到300mA)和温度值大于60℃时,则认为电池单体存在热失控的条件。6.9.3.2防爆性能试验6.9.3.2.1电池单体防爆性能试验按照下列步骤进行:a)试验应在确认安全措施得以保证后进行;b)电池单体以0.4Prc4额定充电功率对按初始化充电的方法充电后的电池单体过充电1h;c)在保持过充电状态下,在电池单体排气孔附近,用直流24V电源,熔断1A~3A保险丝(保险丝距排气孔2mm~4mm),产生明火,重复试验2次,记录试验的过程数据和结果数据;6.9.3.2.2电池单体是否发生燃烧或爆炸现象。6.9.3.3气体析出量试验236.9.3.3.1电池单体气体析出量试验按照下列步骤进行:a)按照6.4.4.1进行电池单体额定功率初始化充电;b)将电池单体的充电电压设置为2.40V(2V)或14.40V(12V)充电24h后,按图4开始收集气体,并持续收集48h±0.1h(收集气体的量筒浸入水中的深度不应超过20mm);图4收集气体试验c)测量48h±0.1h积累收集的气体总体积Va(mL),在气体收集期间,每天测记一次环境温度Ta(℃)和环境大气压力Pa(kPa),记录试验的过程数据和结果数据;6.9.3.3.2按式1)计算收集气体在标准状态下(20℃,101.3kPa)的修正气体量Vn(水蒸气压力忽略不计):()…………………(1)式中:Vn——修正气体量,mL;Va——累计收集的气体总体积,mL;Ta——收集气体期间的环境平均温度,℃;Tr——标准温度,293K;Pa——收集气体期间的环境平均大气压,kPa;101.3——标准大气压,kPa;273——绝对温标,K。6.9.3.3.3按式2)计算出电池每瓦时•小时对外析出的修正气体量Ge:………………(2)式中:Ge——电池每瓦时•小时对外析出的修正气体量,ml/(W²h•h);Vn——修正气体量,mL;n——电池单体数;T——电池Prd4额定放电功率下的放电能量,W²h;Erd4——电池Prd4额定放电功率下的放电能量,W²h;6.9.3.4阻燃能力试验电池单体材料的阻燃能力试验按照下列步骤进行:a)按GB/T2408中第6章规定的方法进行取样制备;b)水平法按GB/T2408中的第8章规定的方法试验,记录试验的过程数据和结果数据;c)垂直法按GB/T2408中的第9章规定的方法试验,记录试验的过程数据和结果数据;6.10保护功能试验电池簇保护功能试验按照下列步骤进行:a)修改电池簇中电池单体与电池簇的告警电压、保护电压限值,逐一触发电压保护条件,记录保护项目及其触发条件,电池管理系统动作后恢复正常设置;b)修改电池簇中短路及电流保护限值,使电池簇正常充放电即可触发保护。启动电池簇充放电装置,逐一触发电流保护条件,记录保护项目及其触发条件,电池管理系统动作后恢复正常设置;c)修改电池簇中电池单体告警温度与保护温度、电池单体温差、电池单体温升速率偏差限值,逐一触发相应保护条件,记录保护项目及其触发条件,电池管理系统动作后恢复正常设置;d)修改电池簇中绝缘电阻限值,触发相应保护条件,记录保护项目及其触发条件,电池管理系统动作后恢复正常设置;e)记录试验结果。7检验规则7.1检验分类和检验项目产品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型式试验及抽样检验。检验分类和检验项目应符合表4的规定。表4检验分类和检验项目序号项目类别项目技术要求(章条号)出厂检验型式试验抽样检验1外观及力学性能外观电池单体5.2.1.1√√√2电池簇5.2.1.2√√3外形尺寸和重量电池单体5.2.2.1√√√4电池簇5.2.2.2√√√5力学性能电池簇5.2.3.16电性能初始充放电能量电池单体5.3.1.1√√√7电池簇5.3.1.2√√√8功率特性及出力曲线电池单体5.3.2√√9过载充放电性能电池单体5.3.3√√10室温能量保持与恢复能力电池单体5.3.4.1√11高温能量保持与恢复能力电池单体5.3.4.2√12一致性电池簇5.3.5√√13低温充放电能量电池单体5.3.6√√14高温充放电能量电池单体5.3.7√√15环境适应性高温高湿电池单体5.4.1√√16低温电池单体5.4.2√√2517高海拔初始充放电能量电池单体5.4.3.1√√18高海拔绝缘性能电池簇5.4.3.2√√19高海拔耐压性能电池簇5.4.3.3√√20盐雾电池单体5.4.4√√21耐久性循环性能电池单体5.5.1√22安全性电气安全性能绝缘性能电池簇5.6.1.1√√23耐压性能电池簇5.6.1.2√√24过充电电池单体5.6.1.3√√25过放电电池单体5.6.1.4√√26短路电池单体5.6.1.5√√27耐接地短路能力电池单体5.6.1.6√28机械安全性能跌落电池单体5.6.2.1√29热安全性能热失控敏感性电池单体5.6.3.1√√30防爆能力电池单体5.6.3.2√√31气体析出量电池单体5.6.3.3√32阻燃能力电池单体5.6.3.4√33安全保护功能电池簇5.6.4√7.2出厂检验7.2.1出厂检验要求和样品数量每一批产品出厂前应进行出厂检验,出厂检验要求和样品数量应符合表5的规定。表5出厂检验要求和样品数量序号检验项目要求(章条号)试验方法(章条号)样品抽样比例1外观检验(电池单体、电池簇)5.2.1.1,5.2.1.26.5.1.1,6.5.1.2100%2外形尺寸测量(电池单体)5.2.2.16.5.2.1GB/T2828.1S-4级标准3初始充放电能量(电池单体、电池簇)5.3.1.1,5.3.1.26.6.1.1,6.6.1.2GB/T2828.1Ⅱ级标准7.2.2判定规则若被检产品存在任何一项检验项目不合格,则判定为出厂检验不合格。7.3型式试验7.3.1需进行型式检验的情形有下列情况之一应进行型式试验:a)新产品投产;b)厂址变更;c)停产超过一年后复产;d)结构、工艺或材料有重大改变。e)合同约定7.3.2型式试验要求和样品数量型式试验要求和样品数量应符合表6的规定。表6型式试验要求和样品数量试验样品序号试验项目要求(章条号)试验方法(章条号)样品数量及编号电池单体1外观检验5.2.1.16.5.1.11#-32#2外型尺寸及质量检查5.2.2.16.5.2.13初始充放电能量试验5.3.1.16.6.1.14功率特性及出力曲线5.3.26.6.21#5过载充放电性能试验5.3.36.6.32#6室能量保持与恢复能力试验5.3.4.16.6.4.13#、4#、5#7高温能量保持与恢复能力试验5.3.4.26.6.4.26#、7#、8#8低温充放电性能试验5.3.66.6.59#-14#9高温充放电性能试验5.3.76.6.610高温高湿试验5.4.16.7.115#11低温试验5.4.26.7.216#12高海拔初始充放电试验5.4.3.16.7.3.117#、18#、19#13盐雾试验5.4.46.7.420#14循环性能试验5.5.16.8.121#、22#、23#15过充电试验5.6.1.36.9.1.324#16过放电试验5.6.1.46.9.1.425#17短路试验5.6.1.56.9.1.526#18耐接地短路能力试验5.6.1.66.9.1.627#19跌落试验5.6.2.16.9.2.128#20热失控敏感性试验5.6.3.16.9.3.129#2721防爆能力试验5.6.3.26.9.3.230#22气体析出量试验5.6.3.36.9.3.331#23阻燃能力试验5.6.3.46.9.3.432#电池簇1外观检查5.2.1.26.5.1.21#2外型尺寸及质量检查5.2.2.26.5.2.23初始充放电能量试验5.3.1.26.6.1.24一致性试验5.3.56.6.1.25高海拔绝缘性能试验5.4.3.26.7.3.26高海拔耐压性能试验5.4.3.16.7.3.37绝缘性能试验5.6.1.16.9.1.18耐压性能试验5.6.1.26.9.1.29安全保护功能试验5.6.46.10注:型式试验共需电池单体32个,电池簇1个,试验样品出厂日期建议为试验开始前3个月以内。7.3.3判定规则若所有试验项目全部合格时,判定为型式试验合格;若有电池测试项不符合表3规定的项目,应加倍复测,若仍有电池达不到要求,则判定为不合格。7.4抽样检验7.4.1需进行抽样检验的情形有下列情况之一应进行抽样检验:a)需检验某个工程实际应用的产品与其对应的型式试验产品在关键性能方面的一致性;b)需检验某个批次产品与其对应的型式试验产品在关键性能方面的一致性;c)更换产品,且更换的数量不小于抽样数量100倍的;d)合同约定。7.4.2抽样检验要求和抽样数量抽样检验应符合下列要求:a)抽样检验针对同一型号产品,若存在多个型号,则每个型号均单独抽样验;b)抽样检验样本总量的额定能量之和不大于20MW·h的,应按表7进行抽样检验;c)抽样检验样本总量的额定能量之和大于20MW·h的,以20MW·h为一个抽样单元等比例增加抽样数量,不足20MW·h的部分按20MW·h计。表7抽样检验要求和抽样数量试验样品序号试验项目要求(章条号)试验方法(章条号)样品数量及编号电池单体1外观检验5.2.1.16.5.1.11#-11#2外型尺寸及质量检查5.2.2.16.5.2.13初始充放电能量试验5.3.1.16.6.1.14过载充放电性能试验5.3.36.6.31#5低温充放电性能试验5.3.66.6.52#-7#6高温充放电性能试验5.3.76.6.67过充电试验5.6.1.36.9.1.38#8过放电试验5.6.1.46.9.1.49#9短路试验5.6.1.56.9.1.510#10热失控敏感性试验5.6.3.16.9.3.111#电池簇1外观检查5.2.1.26.5.1.21#2外型尺寸及质量检查5.2.2.26.5.2.23初始充放电能量试验5.3.1.26.6.1.24高海拔绝缘性能试验5.4.3.26.7.3.25高海拔耐压性能试验5.4.3.16.7.3.36绝缘性能试验5.6.1.16.9.1.17耐压性能试验5.6.1.26.9.1.2注:型式试验共需电池单体11个,电池簇1个,试验样品出厂日期建议为试验开始前3个月以内。7.4.3判定规则抽样检验中,所有试验样品进行的试验项目全部满足要求,则判定为抽样检验合格;若有1个试验样品或1项试验项目不满足要求,则判定为抽样检验不合格。8标志、包装、运输、储存8.1标志产品上应有下列标志:a)制造单位名称;b)产品标识;c)制造日期;d)商标;e)极性符号;f)高压电、防触电等警示标识;29g)可回收利用标识。8.2包装产品包装应符合下列要求:a)产品应有外包装,包装后应放置在干燥、防尘、防潮、防振的包装箱内;外包装箱上标志应包括:“小心轻放”、“向上”、“防雨”、“防晒”、“重心”、“堆码层数极限”、“禁止翻滚”以及“第八类危险品标识”;重量超过50kg以上时,包装外箱上应有“重心标识”;包装储运图示标志应符合GB/T191的规定;b)包装箱上应有下列信息:品名、型号、数量、制造单位地址、邮编;执行标准编号;净重和毛重;c)包装箱内随机文件应包括:装箱单;产品合格证;产品使用说明书、出厂检验报告。8.3运输产品运输时应符合下列要求:a)产品应包装成箱后再运输,运输过程中电池的荷电状态应符合指定要求;b)运输过程中应防止剧烈振动、冲击、挤压,防止日晒雨淋,不得倒置;c)在装卸过程中,应轻搬轻放,严防摔掷、翻滚、重压。8.4储存产品储存时应符合下列要求:a)产品宜以100%荷电状态储存在环境温度为-40℃~50℃、相对湿度不大于95%的清洁、干燥及通风良好的室内;b)产品储存时不得倒置,并避免机械冲击和重压;c)产品储存时不应受阳光直射,应避免与腐蚀性物质接触,应远离火源及热源;d)从出厂之日起,每贮存3个月宜按规定要求补充电。附录A(资料性)试验数据记录表A.1电池单体技术规格数据记录见表A.1。表A.1电池单体技术规格数据记录表电池单体规格EES-PbC-CellV-W-W-W²h-W²h。电池单体型号项目符号单位数值n小时率额定充电能量ErcnW²hn小时率额定放电能量ErdnW²hn小时率额定充电功率PrcnWn小时率额定放电功率PrdnW4小时率额定充电能量Erc4W²h4小时率额定放电能量Erd4W²h4小时率额定充电功率Prc4W4小时率额定放电功率Prd4W95%额定充电功率下充电能量保证值E1cW²h95%额定放电功率下放电能量保证值E1dW²h90%额定充电功率下充电能量保证值E1cW²h90%额定放电功率下放电能量保证值E1dW²h„„„„„„5%额定充电功率下充电能量保证值E1cW²h5%额定放电功率下放电能量保证值E1dW²h电池单体标称电压/V电池单体充电截止电压/V电池单体放电截止电压/V电池单体充电告警电压/V电池单体放电告警电压/V电池单体充电保护电压/V电池单体放电保护电压/V电池单体告警温度/℃电池单体保护温度/℃电池单体最大充电电流/A电池单体最大放电电流/A电池单体尺寸/mm(长³宽³高):(³³)/(长³宽³厚):(³³)/电池单体质量/Kg摆放方式要求竖直平放注:最大充电电流=额定充电功率/放电截止电压,最大放电电流=额定放电功率/放电截止电压31A.2电池单体初始充放电能量试验数据记录见表A.2。表A.2电池单体初始充放电能量试验数据记录表项目电池1#„„电池32#初始充电能量Eic4(W²h)①②③均值充电时间tc(h)①②③均值初始放电能量Eid4(W²h)①②③均值放电时间td(h)①②③均值能量效率=初始放电能量平均值/初始充电能量平均值³100%(%)初始充电能量均值/额定充电能量³100%(%)初始放电能量均值/额定放电能量³100%(%)初始充电能量极差(W²h)①②③初始放电能量极差(W²h)①②③初始充电能量均值(W²h)初始放电能量均值(W²h)初始充电能量极差平均值(W²h)初始放电能量极差平均值(W²h)初始充电能量极差平均值/初始充电能量均值³100%(%)初始放电能量极差平均值/初始放电能量均值³100%(%)33A3按照表A.3记录电池单体过载充放电性能试验数据。表A.3电池单体过载充放电性能试验数据记录表倍率项目样品编号电池2#Prc4和Prd4充电能量(W²h)放电能量(W²h)充电时间(h)放电时间(h)能量效率(%)2Prc4和2Prd4充电能量(倍率充电)(W²h)放电能量(倍率放电)(W²h)充电时间(倍率充电)(h)放电时间(倍率放电)(h)充电能量保持率(%)放电能量保持率(%)充电能量(过载充放电)(W²h)放电能量(过载充放电)(W²h)充电时间(过载充放电)(h)放电时间(过载充放电)(h)能量效率(%)A4按照表A.4记录电池单体低温充放电性能试验数据。表A.4电池单体低温充放电性能试验数据记录表项目((0±2)℃)样品编号电池9#电池10#电池11#充电能量Ec(W²h)放电能量Ed(W²h)充电时间tc(h)放电时间td(h)能量效率=Ed/Ec×100%(%)充电能量保持率=Ecn(0℃)/Eicn(25℃)³100%(%)放电能量保持率=Edn(0℃)/Eidn(25℃)³100%(%)A5按照表A.5记录电池单体高温充放电性能试验数据。表A.5电池单体高温充放电性能试验数据记录表项目((45±2)℃)样品编号电池12#电池13#电池14#充电能量Ec(W²h)放电能量Ed(W²h)充电时间tc(h)放电时间td(h)能量效率=Ed/Ec×100%(%)充电能量保持率=Ecn(45℃)/Eicn(25℃)³100%(%)放电能量保持率=Edn(45℃)/Eidn(25℃)³100%(%)A6按照表A.6记录电池单体室温能量保持与能量恢复能力试验数据。表A.6电池单体室温能量保持与能量恢复能力试验数据记录表35项目样品编号电池3#电池4#电池5#保持能量(W²h)充电恢复能量(W²h)放电恢复能量(W²h)能量保持率=保持能量/Eid(25℃)×100%(%)充电能量恢复率=充电恢复能量/Eic(25℃)×100%(%)放电能量恢复率=放电恢复能量/Eid(25℃)×100%(%)A7按照表A.7记录电池单体高温能量保持与能量恢复能力试验数据。表A.7电池单体高温能量保持与能量恢复能力试验数据记录表项目((45±2)℃)样品编号电池6#电池7#电池8#保持能量(W²h)充电恢复能量(W²h)放电恢复能量(W²h)能量保持率=保持能量/Eid(25℃)×100%(%)充电能量恢复率=充电恢复能量/Eic(25℃)×100%(%)放电能量恢复率=放电恢复能量/Eid(25℃)×100%(%)A.8电池单体循环性能试验数据记录见表A.8。表A.8电池单体循环性能试验数据记录表循环次数项目电池21#电池22#电池23#1充电能量(W²h)放电能量(W²h)充电能量保持率=充电能量(第1次)/充电能量(第1次)³100%(%)放电能量保持率=放电能量(第1次)/放电能量(第1次)³100%(%)能量效率=放电能量(第1次)/充电能量(第1次)³100%(%)50充电能量(W²h)放电能量(W²h)充电能量保持率=充电能量(第50次)/充电能量(第1次)³100%(%)放电能量保持率=放电能量(第50次)/放电能量(第1次)³100%(%)能量效率=放电能量(第50次)/充电能量(第50次)³100%(%)„„„„„„„„„„„„„„„„„„„„200充电能量(W²h)放电能量(W²h)充电能量保持率=充电能量(第200次)/充电能量(第1次)³100%(%)放电能量保持率=放电能量(第200次)/放电能量(第1次)³100%(%)能量效率=放电能量(第200次)/充电能量(第200次)³100%(%)„„„„„„„„„„„„„„„„„„„„1000充电能量(W²h)放电能量(W²h)充电能量保持率=充电能量(第1000次)/充电能量(第1次)³100%(%)放电能量保持率=放电能量(第1000次)/放电能量(第1次)³100%(%)能量效率=放电能量(第1000次)/充电能量(第1000次)³100%(%)„„„„„„„„„„„„„„„„„„„„37A.9电池簇技术规格数据记录见表A.9。表A.9电池簇技术规格数据记录表电池簇规格EES-PbC-ClusterV-kW-kW-kW²h-kW²h。电池簇型号电池单体规格EES-PbC-CellV-W-W-W²h-W²h。电池单体型号电池簇内电池单体串并联方式:并串项目符号单位数值n小时率额定充电能量ErcnkW²hn小时率额定放电能量ErdnkW²hn小时率额定充电功率PrcnkWn小时率额定放电功率PrdnkW4小时率额定充电能量Erc4kW²h4小时率额定放电能量Erd4kW²h4小时率额定充电功率Prc4kW4小时率额定放电功率Prc4kW电池簇标称电压/V电池簇尺寸(长³宽³高)/mm³³电池单体充电截止电压/V电池单体放电截止电压/V电池簇充电截止电压/V电池簇放电截止电压/V电池单体充电告警电压/V电池单体放电告警电压/V电池簇充电告警电压/V电池簇放电告警电压/V电池单体充电保护电压/V电池单体放电保护电压/V电池簇充电保护电压/V电池簇放电保护电压/V电池单体告警温度/℃电池单体保护温度/℃电池单体最大电压差保护值/mV电池单体最大温度差保护值/℃电池单体温升速率偏差预警值A.10电池簇初始充放电能量试验数据记录见表A.10。表A.10电池簇初始充放电能量试验数据记录表项目符号单位试验次数样品编号电池1#初始充电能量EickW²h①②③均值充电时间tch①②③均值初始放电能量EidkW²h①②③39均值放电时间tdh①②③均值能量效率=初始放电能量均值/初始充电能量均值×100%/%/初始充电能量均值/额定充电能量×100%/%/初始放电能量均值/额定放电能量×100%/%/充电结束时电池单体电压极差/mV①②③均值放电结束时电池单体电压极差/mV①②③均值充电结束时电池单体温度极差/℃①②③均值放电结束时电池单体温度极差/℃①②③均值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储大全
已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全储能资料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