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能源双碳资料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1-2团体标准《零碳园区碳核算技术规范》编制说明免费下载

1-2团体标准《零碳园区碳核算技术规范》编制说明_第1页
1/11
1-2团体标准《零碳园区碳核算技术规范》编制说明_第2页
2/11
1-2团体标准《零碳园区碳核算技术规范》编制说明_第3页
3/11
1《零碳园区碳核算技术规范》团体标准编制说明2025 年 6 月 30 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和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发改环资〔2025〕910 号)提出了加快园区用能结构、大力推进园区节能降碳、调整优化园区产业结构、强化园区资源节约集约、完善升级园区基础设施、加强先进适用技术应用、提升园区能碳管理能力、支持园区加强改革创新等 8 方面重点任务。当前,我国已进入实现碳达峰目标、加紧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关键期,零碳园区是指通过规划、设计、技术、管理等方式,使园区内生产生活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降至“近零”水平,并具备进一步达到“净零”条件的园区。我国园区数量众多,各类园区体量规模、产业结构、用能特点差异较大,为统一对于园区的“零碳、近零碳、低碳”进行统一核算,对于园区排放量、清除量、抵消量等按照国际、国家相关标准进行针对性建立核算方法学,规定相关因子的计算、引用,以及电力、能源等数据的获取方式,特制订本标准。为体现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在能源、电力行业特点,其中,在电力间接排放因子方面,除了遵循国家文件政策要求的扣除绿电直连、绿电绿证交易额度之外,确2能说明电网供给电力绿电比例的(如临近新能源场站与园区同变电站并网、电网不同季节或时段新能源并网比例差异等)可对该因子进行调减,并达到核算要求。编制本文件的目的在于对零碳园区碳排放量、减排量及清除量进行准确核查,并实现绿电消费“可溯源、可核算、可认证”,在现有国家、行业对于零碳园区建设评价标准下,对于其购买电力间接排放量以及可再生能源替代减排量的电力排放因子进行准确溯源,给出相关标准条文的规范,可助力我国零碳园区从规划建设、优化运营、持续改进等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根据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及 DL/T 600—2001《电力行业标准编写基本规定》中 8.2 的规定,对本标准的编制工作作如下说明。一、任务来源根据《关于委托开展零碳园区标准编制的函》(中电联标准函〔2025〕245 号),为进一步落实《中电联电力碳足迹工作方案》2025 年重点任务,切实保证 2025 新型电力系统发展(崇礼)论坛期间电力碳足迹相关成果顺利发布,加快推动零碳园区认证工作,拟编制中电联标准《零碳园区碳核算技术规范》、《零碳园区评价规范》。二、工作简况3(一)各单位所做工作在中电联电力低碳标准化系统工...

1、当您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声明:本站为非经营盈利性个人网站(C2C模式),即所有资料为用户上传并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所有资料仅供个人学习使用,请勿他用。本站所获取的赞助将用于本站服务器及运营成本,感谢大家的支持。我们倡导共建、共创、共享的模式分享知识!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资料或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等任何权益,请立即通知联系客服或在资料页面直接举报反馈,我们会及时妥善处理。

客服微信:pv3515客服QQ:2090330665客服邮箱:2090330665@qq.com

若无法下载、资料侵权等问题联系客服立即处理!微信:pv3515

1-2团体标准《零碳园区碳核算技术规范》编制说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
微信客服
  • 管理员微信
QQ客服
  • QQ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