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能源双碳资料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我国ESG投资中“漂绿”现...为诱因、制度缺陷与治理进路免费下载

我国ESG投资中“漂绿”现...为诱因、制度缺陷与治理进路_第1页
1/9
我国ESG投资中“漂绿”现...为诱因、制度缺陷与治理进路_第2页
2/9
我国ESG投资中“漂绿”现...为诱因、制度缺陷与治理进路_第3页
3/9
绿色金融金融经济912023 年第 10 期 ( 总第 568 期 )一、引言ESG(Environment, Social, and Governance)投资在中国的发展起步较晚,其本质是将环境、社会和治理因素纳入投资决策,通过投资那些具有良好 ESG 表现的企业来促进可持续发展。随着世界范围内 ESG 投资理念的兴起,以及我国“双碳”目标的确立,又因环境、社会和治理这三个因素与减排以及可持续发展主题高度契合,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关注 ESG 因素,中国的 ESG 投资市场正在向“快车道”迈进。我国 ESG 相关监管要求可以追溯至 2002 年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该准则中有鼓励上市公司披露环境保护等相关信息的规定。近年来,随着 ESG 投资的蓬勃发展,学界对于加强 ESG“漂绿”监管的呼声渐隆,相关政策指导意见相继公布,ESG 法规条例数量逐年递增,但资本市场 ESG 信息披露少、披露质量低,企业或金融机构“漂绿”的现象普遍存在,暴露了 ESG 投资监管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失灵(朱绍纲,2020)。在过往关于 ESG“漂绿”的研究中,主要研究 “漂绿”行为的动机、影响和治理,学者们基于新古典经济学视角、利益相关者视角、制度经济学视角和信息经济学视角研究“漂绿”动因(毕思勇和张龙军,2010;孙建强和吴晓梦,2019;肖芬荣和黄晓云,2016)。关于企业“漂绿”行为经济后果的研究则主要集中在探讨“漂绿”对企业自身及经济社会的影响(张启尧,2017;李克,2016;黄溶冰和赵谦,2018)。在 ESG“漂绿”治理方面,学界以 ESG 信息的强制披露制度为主要研究方向,如有学者主张建立强制性与任意性相结合的法律体系,引入“不披露就解释”原则(冯果,2020);也有学者强调需制定统一的披露标准和程序性规则,建立强制性的 ESG 信息披露框架(郑丁灏,2021)。当下,我国绿色金融的发展已然对于相关制度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学界对于ESG 领域的“漂绿”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缺乏对我国“漂绿”监管的制度困境和监管体系完善的研究探讨。本文通过分析“漂绿”背后的制度症结,寻找刺破“漂绿”气球的解决之道,为绿色金融赋能,探索建构一套符合中国特色的 ESG 制度体系。二、“漂绿”的内涵与外延“漂绿”来源于英文“greenwash”一词,在我国 ESG 投资中“漂绿”现象的行为诱因、制度缺陷与治理进路■ 黄心怡收稿日期:2023-07-06作者简介:黄心怡,硕士研究生,华东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研究方向为商法、金融法。摘要...

1、当您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声明:本站为非经营盈利性个人网站(C2C模式),即所有资料为用户上传并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所有资料仅供个人学习使用,请勿他用。本站所获取的赞助将用于本站服务器及运营成本,感谢大家的支持。我们倡导共建、共创、共享的模式分享知识!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资料或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等任何权益,请立即通知联系客服或在资料页面直接举报反馈,我们会及时妥善处理。

客服微信:pv3515客服QQ:2090330665客服邮箱:2090330665@qq.com

若无法下载、资料侵权等问题联系客服立即处理!微信:pv3515

我国ESG投资中“漂绿”现...为诱因、制度缺陷与治理进路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
微信客服
  • 管理员微信
QQ客服
  • QQ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邮箱